四,抱着忠诚二字不放,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没有任何好处。
谁都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与其在一个不受重视的环境浪费生命,不如到一个能够施展的平台做点有意义的事。
时间的脚步早已迈入二十一世纪,有些传统思维已经与现实格格不入,如果再不更新观念,就会被时代抛弃。
再说,即使端着体制内的所谓铁饭碗,员工跟单位的劳资关系也属于双向选择,在这种条件下谈忠诚,显然没有实际意义。
通过一番分析权衡,史晓东心里彻底开朗了,他认为自己把事情想的太复杂,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于是,他决定找机会跟昌达集团的领导面谈一次,把自己的想法向他们主动说出来。
记得刚开始合作YHM项目的时候,史晓东跟关云天曾有过一次单独交谈,他觉得这位董事长平易近人,比较容易沟通,所以,他打定主意,决定再跟关云天单独见个面。
打听到董事长这段时间没有外出,史晓东找了个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时间,他来到关云天办公室门外,伸手在门上敲了几下,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后,才推门进去,并先打招呼:“关总,你好!”
关云天抬头看着站在不远处的来人,略感诧异地说道:“史工?你请坐。”
史晓东并未马上找地方坐下,而是问道:“关总现在有空吗?”
“有空,什么事你先坐下再说。”关云天示意对方在茶几旁的沙发就坐,因为叶佳怡前几天跟他谈到过史晓东的想法,他大致知道对方来此的目的。
史晓东在单人沙发坐下后,关云天也过来坐到茶几旁,正好茶几上的自动加热器烧开了一壶水,关云天顺手沏了一杯茶,递到史晓东面前,“你喝茶。”
“谢谢!”毕竟单独跟董事长谈话,史晓东多少还是感觉有点局促,在手足无措的时候,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稍微平静一点后,他问道:“关总,昌达药业的业务量,在整个昌达集团大约能占到几成?”
“这个----,大概百分之二十吧。”关云天不动声色,看看对方到底要说什么。
“医药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十五年,凡是以药品为主业的企业,如果要想做到长盛不衰,产品的更新换代必须要跟上步伐。”一旦涉及专业话题,史晓东就能放松自己,话也多了起来。
“按你的理解,怎么才能做到让更新换代跟上步伐呢?”
史晓东没有急于回答问题,而是说道:“关总,医药产品在昌达集团的整个业务中,现在才占百分之二十,将来还有继续扩大业务份额的可能吗?”
“不是可能,而是必须扩大医药产品在集团公司的业务份额,这已经在我们的计划之中了。”关云天道。
“既然如此,要让产品的更新换代跟上步伐,除了紧盯国内科研机构的新产品开发动向,还有一项工作是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可少的,那就是企业要有自己的新产品研发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越强,企业的发展动力就越足。国外的辉瑞、强生和阿斯利康等大型制药企业,都有非常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他们的实验室,甚至诞生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好多大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都难以取得他们那么大的成就。”
关云天点头赞同,“制药行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果有了资金保障,技术就是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的唯一因素,这一点我们早就意识到了,所以,昌达集团技术中心正在致力于为医药产品的研发创新创造条件。”
“也就是准备组建药品研发创新机构?”
“是的,也许你已经知道,昌达集团实体制造业包括三大板块,第一是汽车零配件,第二是新材料和储能元器件,第三是医药产品。汽车零配件属于整车制造的配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