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呆子
“本为望海筑此楼,岂料远近皆望楼;风晨雨夕独登临,方知何处是徐州。”
一进望海楼大门,一篆书大字制成的匾额悬挂在大堂正中。
管彦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微微一笑看着一旁胖乎乎的望海楼老板,老板忙点头哈腰道“管大人诗词真乃一绝,那日所做之诗道尽我‘望海楼’之含义,某甚爱之!故请人题裱于此,还望官大人勿怪!”
管彦能说什么呢,何况这是别人在捧自己呢。
管彦默声继续向楼上走去。
来到了望海楼三楼,管彦不自觉地看向了那日题字的墙壁。
只见字迹犹在,只是字迹四周已用一圈红木雕花边框装饰起来,别有一分韵味。
管彦这次忍不住了,摸着下巴打量着那字笑出声来。
管彦想不到自己如今居然享受到了后世领导干部的待遇,在一地留下了墨宝供别人欣赏。还好自己的硬笔书法功底还是比较扎实的,不像后世的毛某宇,那一句“一师是个好学校”真是写的惊天地、泣鬼神啊!
想到这里管彦笑得更开心了。一旁的望海楼老板看管彦笑的那么开心,以为自己马屁拍对了,忙谄笑道“管大人此赋更是意境深远,每日来此观摩之人络绎不绝,知识还缺一词牌名,烦请大人不吝赐教啊!”
管彦微微摇摇头,默不作声。
胖老板一看管彦如此,以为他不允,忙向一旁比较熟悉的糜竺投向了求助的眼神。
糜竺会意,打起圆场“文德,老板一番好意,汝便劳烦一番,题个词名吧。”
其实管彦并不是矫情,而是上次是乘着醉意所写,心无顾忌,大肆发挥。如今让他认真写还不一定写的好看,特别是没有一个正宗笔的情况下。
糜竺话一讲完,胖老板就轻轻一挥手,一个小二端着一个托盘走了上来。
托盘里有一碟墨汁,还有一截笔杆。
拿到处一看,才发现笔杆是被精心修过的,除了没有铅笔芯,活像后世中的铅笔。
管彦在感叹劳动人民的伟大之余,拿起那只“铅笔”,沾了沾墨汁,慢慢的走到“题字墙”前。
管彦驻足凝气,片刻后,提笔在顶端写道共饮吟留别!
“好!”众人喝彩。
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不管观看什么,不管看的好丑,都是先来一声叫好开头。
管彦也很配合着众人的喝彩,面带笑容的放下了笔,微微行礼道“见笑了!”
又听了众人品论一番后,四人这才落座。
众人坐定,管彦对身旁的糜竺问道“怎不见张昭先生和诸葛?先生?”
糜竺回道“张子布闻江东多才杰,前去求学论道了;至于诸葛君贡,他稍后就到。”
“莫在背后议论是非啊?”一个爽朗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不是诸葛?是谁?
管彦笑道“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曹操?曹操是何人?”一旁的糜芳一听管彦说了个没头没脑的话,侧头问道。
管彦这才想起,这是千余年来传下的谚语,如今的曹操还没有名扬天下,就算曹操名扬天下了估计这个时代也没人敢拿曹操来开刷。
管彦尴尬地环视了下周围疑惑的眼光,打了个哈哈“口误,口误啊,呵呵。”
众人一看没个什么名堂,不禁都回报了个白眼。
说话间,诸葛?已迈步上楼,只见诸葛?右手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的手,左手则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童。
糜竺一见两个孩童,站起身来笑道“君贡今日将二位贤侄带来了啊?”
诸葛?笑了笑,对一旁的少年说道“还不见过四位叔父?”
少年闻言,一一作揖道“见过四位叔父。”
只见这少年身材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