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诗文。
看来,今日她这女子诗会的主评定官全然就成了摆设。
陈校书听了这首《小楼吟》,默念着“问君何日共采莲,不解相思只问酒”,倒也感觉到了咄咄逼人的气势,连忙催促道“没想到红娘也有看好的诗文,不妨拿出来让大家过过目。”
杜红娘笑着从袖中拿出那篇李婉婉交到自己手中的诗文,递给一旁的侍女,传阅给众人品评。
少监握着纸笺轻声念道“梦如钩。”
陈校书额头轻轻一凛“好名字。”
“昨夜晓梦旧时颜,楚影依稀情难迁。”
“相识无端空相识,想念不复亦想念。”
才到此处,舫中女子们听着少监喃喃念着,也情不自禁的跟着默吟出来“相识无端空相识,想念不复亦想念。”
“倒是好诗句。”
那陈校书这时也按耐不住凑了过去,接着念道
“亭台楼阁寒风雨,佳期如许残梦里。有情自古情难有,春光犹在旧人离。”
“有情自古情难有,春光犹在旧人离,这后两句着实令人伤感。”
“嗯,也不知是何人能写出如此佳句?”
那少监有些不悦的打量了眼一旁议论的两名女子,随后又看向诗的最后一首“卿若尘梦我若魇,一颗红豆独缠绵。莫问痴心归何处,也无相思也无缘。”
“莫问痴心归何处,也无相思也无缘。”
少监读得心潮澎湃,还在反复回味着,陈校书却已经开始由衷的感叹起来“也难怪能得红娘青睐,这三首诗果真是应验了诗名,首首夺梦,勾人心魄,得这连舫中的诗魁实至名归,就是不知是哪家女子竟有如此才情?”
杜红娘慢悠悠的站起身来,行到几人跟前,拿过争议不下的三首诗文,浅笑道“此乃光德坊苏府长房嫡女苏芷宁所作。”
“哦,莫不是被庆王退婚的那位弃女?”
杜红娘的话才出口,舫中顿时炸开了锅
“光德坊除了西北隅的那个苏家哪里还有别的,自然是那个弃女。”
“一个商贾之女竟能写出此等诗文,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那陶家小娘子不也是商贾人家女子。”
杜红娘注视着门帘边交头接耳的几名女官,默了半晌,也没表现出太大的反应,只是淡淡的笑道
“起初我也觉得这三首诗文太婉约了些,不如陶家小娘子那首《小楼吟》生动有趣,或许是上了年岁,红娘偏偏钟爱于此委婉风格,既然大家各有争执,不如将三位小娘子所作的诗文拿到彩楼上去让各位大儒一决。”
“嗯,我也正有此意,想必彩楼上也差不多结束了”,少监颔首致意道。
陈校书却是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看了这些诗文,本以为那首《咏月》已足够精致,不曾想长安城竟是藏了不少高人,若是少监还有异议,便让人拿了《小楼吟》与《梦如钩》去给三位使君品评便可。”
杜红娘与那女少监面面相觑着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