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1章(2 / 3)

只是象征性地部署了小股部队作为安保措施,但不曾想还没到一年就派上了用场。而且如果不是钱天敦坚持,大概也不会专门运了几门小炮藏在这地方。

炮声一起,这些朝鲜乱兵自然就毫无悬念地再一次溃败了。但最慌张的倒不是这些四散而逃的乱兵,而是城内听到炮声的人们。当得知炮声是来自城南这处海汉机构之后,很快有人送来消息,保证不会再有乱兵接近这个地方,并且会给这里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当然言下之意也是希望海汉人不要急于介入当前的乱局。

于是新的默契很快达成,海汉固守着这处据点继续观察汉城局势,顺便慢慢收拢那些零零星星被放出城的海汉商人。这个时候汉江上已经封航,他们即便想走也走不了了,只能先暂时在这处据点落脚,待局势好转之后再设法离开。

而此时负责安顿这些海汉民众的人,便是梅百计了。他领到这个差事也实属无奈,银行已经暂停营业,但出于职责所在,他又不能离开这里,于是就成了一个闲人。而正好他因为工作的原因,与这些千里迢迢来汉城做买卖的海汉商人大多相识,顺理成章就被安排了这项差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梅百计虽然不是民政官员,但好在这差事也不难,给这些民众安排好住处和食物分发,每天去转一转,了解他们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然后向这里主持事务的官员汇报一下情况就行了。剩下的时间他可以自由安排,不过外面兵荒马乱肯定是去不得的,所以也只能在这大院里待着。

尽管每一次有乱兵或者流民来袭都被轻松击退,但梅百计觉得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有趣的经历,晚上连觉都睡不好,唯恐有贼人半夜翻墙摸进来。直到前些天有消息传来,王钱两位将军已经率部南下,海军舰队抵达了百里外的江华岛,梅百计才总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但那两位将军到了江华岛之后就没了进一步的动作,也没下令让汉城外这处据点的人员撤离。梅百计虽然不知道这些大人物们的心思,但也能猜到他们应该是在观望汉城的局势变化。

此时海汉在城内的人都悉数离开,崇礼门外的这个据点就成了离汉城最近的观察哨,自然不会接到撤离的命令。梅百计还知道,大院内那座四层塔楼并不是建来看风景的,而是军方专用的了望塔,像这么好的地方,军方岂肯轻易放弃。

海汉在朝鲜包括外交在内的所有事务都是由大同江基地代管,官方和半官方的机构在非常时期也都必须听命于军方,所以军方不下撤退令,像梅百计这样的人也只能在一线继续顶着。除非真的与叛军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否则估计一时半会是走不了。

梅百计到西跨院的库房转了一圈,这里原本是用来存放转运的货物,不过最近已经没有商人运货来这里,所以空出来的地方都用来安置滞留本地的海汉民众了。

前几天从江华岛来了一艘船,将大部分的民众都接走了,还留在这里的已经不足十人,梅百计露了个脸,跟众人打过招呼,便算是完成了今天的巡视任务。然后他便去了塔楼,在楼下与值守的士兵打过招呼之后,就进入到楼中。

对于有一点轻微恐高的梅百计来说,上到高处远眺可不是什么享受,但他还是得每天来爬一次塔楼。原因无他,梅百计要汇报工作的对象,此时就在塔楼的最高一层。

这名官员是今年年中才从大同江基地那边调过来的,直接被任命为这处据点的负责人,人非常年轻,但却十分干练,据说是由执委会直接指派,其背景自然不简单。

自汉城出事之后,这名官员便将住处搬到了塔楼里,亲自监视汉城内外的动向。而梅百计每天都得向他当面汇报工作,也就只能忍着不适爬楼了。

梅百计慢慢走到最高一层,便看到一个人正在凭栏而眺,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