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应对处理,稳妥起见等到三个月之后没出现什么大问题再招下一批学生。
李奈对此也持赞成态度,除了张金宝所说的原因之外,他也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来观察琼西书院的运作情况,以决定后续是否继续向书院投入更多的资源。
李奈回到广州之后已经就联合办学项目跟李继峰谈过几次,思路也比一开始更为清晰了。如果说他最初对这个项目起兴趣的原因只是认为琼西书院可以为福瑞丰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那么在与父亲探讨之后,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项目的作用可不仅于此。
福瑞丰介入文教产业,不但能够提升李家在广东地区的名望,而且对旗下所经营的产业也会起到提升作用。
海汉目前向广东地区出口的各种高级文具、书籍等等,全部都是由福瑞丰代理。琼西书院如果能在广州经营出一定的名气,稍做宣传加工便成了一个活广告,而福瑞丰所代理这些文化用品的销量必然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继续阅读
每年经福瑞丰之手卖到大明的各种海汉文化用品成交额可达数万两银子,赶上三年一次的乡试大比,那销量更是会大增。而这类商品的利润颇高,毛利至少在三到四成上下,如果因为琼西书院的带货能力而让销量再上一个台阶,那么仅是文化用品领域所带给福瑞丰的利润也相当可观,或许只要两三年时间,盈利便足够再建起一处与广州分院同样的庄园了。
所以拿出一处上等庄园作为办学场所,对福瑞丰来说虽然一次性投入不小,但长期来看仍将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这中间的算计,李奈一开始可没有李继峰看得那么透彻。
时间终于来到十月下旬的书院开学日,福瑞丰特地准备了一支庞大的车队,从广州城将出席典礼的嘉宾送到白云山南麓的书院所在地。而随着这些士绅名流一起出动的除了他们的仆从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民众涌往书院围观看热闹。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书院其实并不算是一个适合看热闹的场所,不过这次新开张的书院似乎处处都透着反传统的味道,在之前的宣传告示上便早早公布了开学仪式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对民众到场见证书院开学典礼持鼓励和欢迎的态度,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这样做会让书院失去清静。
参加开学仪式的学生及家人,加上书院教职员工,福瑞丰派来的帮工,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便已有六七百号人了。由福瑞丰及海汉驻广办出面请来观礼的嘉宾加上仆从人员也有好几百人,跟书院这边的人加在一起已经逾千,就算没围观群众也已经相当热闹了。
然而来现场看热闹的民众比参与开学仪式的人还要多了好几倍,很多人都因为对具有海汉背景的琼西书院十分好奇,想知道海汉书院究竟是如何运作,教授了什么内容,才会培养出来那么多能在各行各业中拔尖的人物。
很多广州本地的读书人虽然不会报名就读这间奇怪的书院,但也同样是被其前期的宣传活动勾起了好奇心,三五相约一同来看这琼西书院的开学典礼,顺便就当作是一次郊游活动了。
张金宝和李奈当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两人一直站在书院门口迎客,让受邀而来的嘉宾先行入内休息,待典礼开始再到书院大门外的会场上一同观礼。
这些受邀而来的上层人士大多都不是打空手来的,而是准备有各式各样的贺礼,所以接下礼单礼物之后,他们还得一一寒暄几句以示尊重。
张金宝站在李奈身边,听他介绍来者身份,然后满脸堆笑地与对方道谢。好不容易瞅个空子,张金宝揉了揉已经笑得肌肉发僵的脸,对李奈低声说道:“在下当年在儋州开办书院的时候,万万没想过能有今时今日这般风光!真是要多谢三少爷提携了!”
李奈笑道:“难道当初琼西书院开张没有这么多嘉宾到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