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金财回家(1 / 2)

一眼一世界 若菲 2689 字 2020-04-03

周金财和师傅们在桌上吃饭,有酒有肉,满桌子菜他却没什么胃口,这几个月以来顿顿米饭,实在是憋的慌,只怪自己当初把钱都花在了庆雪身上,留下几个钱买了几次烟,吃了几次饺子和面条就没了。杜师傅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认为自己没有工资,没资格挑剔,杜师傅就是老板,让他直接说,他就说自己想吃面条。师傅一听,这是小事,到隔壁买碗面回来就行,转念一想,估计是没钱了,就让媳妇去买把干面条回来,想吃多少煮多少。

金财眼睛差点挤出泪花,什么时候他会为一碗面条激动过。改革开放之前,日子那么清苦,父母和舅舅家都能把最好的给他们,那个家没什么好名声,却也能依靠自己吃饱穿暖。突然的怀念,突然的感恩,他那么叛逆,那么的理所当然变得自己都觉得厌恶自己。

师娘只是把面煮熟了,让他就着桌上的菜吃,四川人不怎么会做面食,没有炒臊子,金财看着面条,只要是面,怎么都好吃,把桌上的辣椒水和菜碗里多余的油汤倒进去,一搅拌,吃起来格外的香。杜师傅见他囫囵吞枣的往下咽,就问他为何那么喜欢吃面。金财说,他们家五个人就他和母亲喜欢吃面,其他人爱吃米饭。ii

杜师傅就说以后想吃面直接另煮点就好,闲聊中,他讲起一个插曲,说他这辈子都不想吃一口面。原因是以前他们是走家串户打家具,有一次在一家小型面条加工厂做家具,晚上老板还在忙着压面条,他们几个木匠边洗脚边聊天,突然缺水了,跑远了走不开,老板来不及就把他们的一大盆洗脚水倒进了和面机。他们惊讶的看着老板,结果出来的面条又黑又臭,只能倒掉。虽然是倒掉了,可是给他们心里留下抹不去的阴影,金财闻所未闻。

杜师傅就说,改革开放,百废待兴,人们的出路多了,思想也就变了,假冒伪劣的商品多了,唯利是图的人也多了。这些人钻着国家法律的空子,利用改革开放的机会不脚踏实地,昧着良心,总有一天会受到惩罚。

“小周,你也跟我学了几个月,你大脑聪明,善于创新,可就是有些急于求成,投机取巧。我们是匠人就要有匠人精神,耐心,专注,把自己做的家具当做孩子或者艺术品,你向它倾注多少心,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杜师傅希望他能学好,金财谨听教诲。ii

“我打算年底搬回成都了,平利这个地方能买得起我们家具的人少,赚不了什么钱,你愿不愿意跟我去成都。”金财很意外,在他看来,老板已经赚得不少了,再说,他发誓打死都不离开平利,可手艺不能只学个皮毛。

“师傅,我愿意去,可我能不能回家一趟。”

“当然可以,我是年底走,又不是现在,想什么时候回去都可以,说了三个月之后就有工资,回去的时候就发给你。”杜师傅对平利还是有感情,可这里想要开一个家具公司太多税费了,朋友准备开一家蚕丝加工厂,还没怎么开始就各种部门找来要税,还要请他们吃喝,他伺候不了这些大爷。然而成都就不同,四通八达,有钱的人多,也就不计较那些了。他希望自己的家具能发展成品牌,然后销往全国各地,这当然只是想想,还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只有做好每一款家具,慢慢积攒实力。ii

这天,金财回到汆籴,正是收稻谷的时节,对于山里人,一年喜庆的日子不多,除了固定传统节日就是插秧、小麦收割、稻谷收割。山上稻田本来就少,还依靠老天收,所以变得稀罕。插秧的时候一群人帮忙插完了东家,然后去西家,秧苗没多少,主要是喝插秧酒。早上吃蒸馍,豆腐白菜汤,中午大家边插秧边聊天唱歌,几小时就干完,然后回家喝插秧酒。满桌的酒肉,丰盛赛过过年,吃吃喝喝,聊聊唱唱,直到深夜才散席。

割小麦的时候也是大家互帮互助的完成,必须抢在下雨之前收割回家,不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