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足可传。此三者可谓三不朽也,三者皆为造福天下百姓万民。可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刚开始的时候,黄文还有些无所谓,等到三不朽和四为之语说出,顿时让黄文感到振聋发聩,躬身道“文君一席话,更胜十年书。只此两句,当为我师。”
李思德赶忙让开,连道不敢,直言此等言论皆为昔日大儒圣人所言。
听闻此等言论,黄文对于李思德的说法,顿时相信大半,又是想到自身异象,再次问道“不知我等儒道神位如何排序?”
“儒家得天独厚,乃人道正统,只学有所成,便可称为儒生,此时可引浩然之气庇佑自身,却还未入得神道门庭。只有更进一步,学贯五经,有了自己的感悟,可称博士,或者君子,灵性天成,化作法相,色呈现淡红,方才入了人道神庭。”
“更进一步,便是大儒现在这般,学有所成,读书读到骨子当中,知行合一,浑身气息金红,可称大儒。再进一步,便是色泽纯金,此时乃是在世圣贤。”
“若是还要更进一步,非得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色呈纯青,乃为圣人。”
“哦?”黄文诧异,又是问道“既然有金红,可有金青?或者青金?”
“自然有!”李思德笑道“纯金为圣贤,虽圣在前,贤在后,实则依旧是贤人,虽然德行出众,却于圣道建树薄弱,唯有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上有所建树,方可褪贤化圣。”
“金青之时,可称之为半圣,青金为亚圣,最后纯青便是圣人了。”
黄文听到这里,不由暗暗点头,他已经听出来,所谓立德、立功、立言并不简单,
立德不是说立下道德,而是指的创造制度,说白了就是以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更好的发展社会,造福天下。
立功也不是单纯的修桥铺路,或者修建水渠,而是拯厄除难,功济于世。唯有那种立在千秋的事情,才可称之为立功。
最后立言看似简单,其实也很麻烦,并不是单纯的著书立作,唯有人死之后,作品在随后的岁月当中,依旧被人诵读,甚至尊奉,才可称为立言。
这三者,说白了都是再人道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按照你的说法,我家老师弟子门人上千,又乐善好施,救济百姓无数,其品德乃是天下闻名,当为圣贤。”牛临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抽到,竟然在这个时候插了一句,说完就是知道不对。
李思德皱了皱眉,转头看向诸多听道之人,知道是有人想要借他的口,听闻更多的消息。压下心中不悦,对着黄文躬身致歉,随后开始解释。
“此事我知道的也不多,不过就我所知,圣贤品德之高,不仅是合乎礼法,还可影响礼法,行为符合规范,又能作为规范。说话能让天下人信服,而不会引起人们的嫉妒诋毁。”
李思德说道这里,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如此德行,难怪可称圣贤。”黄文听到这话,摇了摇头,直言自己还差得太远。
随后,黄文便表示自己想要留下来,继续听讲,李思德自然愿意,便是同其讨论起来。
边上的牛临和王高听了也是颇有感悟,不过牛临似乎因为先前开口的原因,有些心不在焉,李思德便是有意提点,黄文也是表明态度。
牛临这才逐渐回复平静,随着二人的讨论,牛临和王高身上也是逐渐有浩然之气涌动,周身有白色豪光流转,按照李思德刚才所言,应该属于儒生一级。
二人论道一个下午之后,第二日,黄文便直言邀请李思德入京,却被其拒绝。
黄文再次邀请,并询问其原因,李思德不由回忆起几日前同元清微意志的对话。
‘小子,你的机会来了!’
元清微的意志,直接在李思德的脑海之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