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法家新解(1 / 20)

我,秦二世,端坐在咸阳宫那巍峨宫殿的王座之上,目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望向远方。大秦的江山在我眼前延展,可我深知,这看似稳固的帝国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法家思想,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是大秦治国的根基,其律法严苛,曾让大秦迅速崛起,一统六国。然而,时移世易,历经多年征战与统一后的治理,大秦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旧有的律法体系似乎已难以完全适应如今的局势。

朝堂之上,大臣们的争论声此起彼伏。一方是以李斯为首的传统法家拥护者,他们认为法家律法乃大秦强盛的根本,不可轻易变动,应继续以严刑峻法维持社会秩序;另一方则是以一些年轻官员和学者为代表,他们看到了民间对严苛律法的抵触情绪,以及因律法过于刚性而导致的诸多社会矛盾,主张对法家思想和律法进行革新。我坐在高位,静静聆听着双方的争辩,心中思绪万千。

这日退朝后,我将李斯与主张革新的代表人物王贲召至书房。书房内,烛火摇曳,气氛略显凝重。我看着他们,缓缓开口道:“二位爱卿,今日朝堂上的争论,朕都听在耳中。法家思想于我大秦意义非凡,但如今局势不同往昔,律法是否该变,又该如何变,还需细细斟酌。你们且将心中所想,详细说来。”

李斯率先拱手说道:“陛下,法家律法乃我大秦立国之基,当年商鞅变法,以法为纲,令行禁止,方使我大秦从弱国崛起,横扫六国。如今若贸然变革,恐动摇国本,使百姓心生疑惑,天下大乱。”

王贲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陛下,斯丞相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民间百姓对严苛律法多有不满。例如,一人犯罪,动辄牵连亲族,使得百姓人人自危。且如今大秦一统,社会繁杂,旧法在诸多新事务上处置艰难。臣以为,应在保留法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对律法进行革新,使其更贴合当下国情。”

我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意,既不能轻易废弃法家律法,又需对其进行革新。王贲,你且详细说说,该如何革新?”

王贲见我有意变革,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减轻刑罚的严酷程度,尤其是连坐之法,应适当减轻株连范围,让刑罚更具针对性,只惩处真正的罪犯。其二,律法应更加细化,对新兴的商业、交通等领域,制定专门的律法条文,以规范其发展。其三,注重律法的教育功能,以往律法重在惩处,今后应加强对百姓的律法宣传,让百姓知法、守法,而非仅仅惧法。”

我听着王贲的阐述,心中逐渐有了主意。“李斯爱卿,你对王贲所言,有何看法?”我看向李斯问道。

李斯思索片刻后说:“陛下,王贲所言减轻刑罚严酷程度和细化律法,臣以为可谨慎试行。但对于加强律法教育,恐百姓知晓律法后,更易钻律法空子,不利于统治。”

我微微一笑,说道:“爱卿此言差矣。百姓知法,方能守法。若百姓对律法一无所知,又怎能期望他们自觉遵守?朕意已决,此事便交由王贲牵头,成立律法革新小组,务必在半年内拿出具体的革新方案。李斯爱卿,你需从旁协助,不得有误。”

李斯与王贲连忙跪地领命:“陛下英明,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

王贲领命后,迅速着手组建律法革新小组。他从朝中挑选了数位精通律法、博古通今的官员,又从民间招揽了一些对法家思想有独特见解的学者,一同投身于这场关乎大秦命运的律法革新大业之中。

小组组建完毕后,王贲在咸阳宫一处幽静的宫殿内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宫殿内,众人围坐一堂,气氛热烈。王贲环顾众人,说道:“诸位,陛下对此次律法革新寄予厚望,我们肩负着大秦未来的重任。如今,大家各抒己见,谈谈对法家思想和律法革新的看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