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下总觉得,这应该是和你们俩的经历轨迹有关,陶公应该最早就是入世的读书人,和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样,或许热血努力过,失败过后才选择出世隐逸的,所以这方面气质更重。
“而良翰兄你,则是那种能力最出众的一小撮读书人之一,入世方面,一看就胜过陶公,入世济民节节胜利,才有如此坚韧不拔之志,令人仰慕艳羡.
“至于良翰兄身上相对弱些的出世气质……”
元怀民话语顿住,凝视着欧阳戎片刻,他眼神深处疑惑了会儿,旋即摇了摇头说:
“认识良翰兄这么久,良翰兄的性格谈吐时不时给我一种很新颖之感,就像是来自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文化氛围,良翰兄的家乡庐陵南陇那边估计是一个有趣之地,宛若世外桃源,才能培育如此不出世的气质。”
欧阳戎垂目倾听,沉默不言,
随口点评了一波,元怀民抚掌大笑,指了指他说:
“而有趣的是,陶公可能后半生都在寻找一座桃花源,良翰则是从桃花源中来,到山下尘世去。一个是世内之人渐渐沉迷世外,一个就是世外之人积极努力入世。而且还都算是寒素士人,良翰兄你还说与陶公不像,这气质真是绝了。
“以后年纪大了,告老还乡,我看能不能给你两都立个传哈哈。”
太阳底下,欧阳戎眯眸,安静了会儿,慢条斯理说:
“满嘴顺口溜,你要考研啊?”
“考研?这是何物,研究什么的吗?”元怀民疑惑。
欧阳戎嘴角微微扯了下,没有解释。
不过听完这番话,他高看了眼元怀民,这家伙虽然不着调,生活邋遢随意,洒脱乐观,但是在文史方面造诣很不简单,而且观察的很仔细,一些角度,他倒是没想过。
某种意义上,欧阳戎确实算是“世外之人”在积极入世,他没说错。
至于陶渊明,他一个隐藏的身份是寒士的传奇执剑人,试问,在南北朝的鼎争时代,一口鼎剑剑主,能是彻底的出世之人吗?他是怎么成为剑主的?寒士就是诞生于南朝宋。
欧阳戎突然指了指地上的书本:“这些东西你倒是可以多看看,关于陶渊明,有什么新发现或感悟,也可以和我讨论讨论。”
元怀民挠头:“良翰兄不怕我耽误公务?”
欧阳戎想说“对你而言耽不耽误有区别吗”,面上却一本正经说:“这也算是公务的一部分,涉及我与容女史主持的朝廷大事,具体是什么,暂时不能告诉你。”
欧阳戎本来半开玩笑,却没想到元怀民煞有其事的点头。
“明白了,陶公此人现在看确实不简单啊。”他突然嘀咕。
欧阳戎瞧了眼元怀民。
这时,后者也收拾完毕,摸了摸肚子,眼神期待的看着他,欧阳戎转身出门,元怀民跟上,二人一齐去吃早膳。
走在路上,欧阳戎回头,脸色有些认真:
“对了,既然提到陶渊明,其实还有一事相求。此前聊反贼李正炎之事时,你不提过,说你们京兆元氏收录了陶渊明那首《桃花源记》的真迹吗?
“它现在在何处,可否借我一阅,没事,路远的话,可以等等,你要是没有便捷渠道传递消息,我也可以帮你找人送家书回京……”
欧阳戎语气诚恳的说到一半,发现元怀民露出一副古怪脸色,他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什么话直说。”
“良翰,不用回京取了,《桃花源记》真迹现在就在浔阳城。”
“什么意思?”
“额,容真女史没和你说吗,她老早就找我要了,也是她们监察院派人,带我家书回去取的,前日正好送到,应该在女史大人手上,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