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社和棋社。
太学院,“汉代最高学府”的说明让鱼不智眼前一亮。
私塾教孩童识字,学堂教青年学子六艺,太学传授经典研究学术。
古时的教育机构有官学和私学两种。
中央设立的最高学府最早可追溯到五帝时期,只是叫法历代多有不同,周代称辟雍,虞舜时称上庠,五帝时称成均,汉以后称太学。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汉初,《易》、《书》、《诗》、《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到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从武帝到新莽时代,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东汉末期的党锢之祸,党人反对宦官黑暗统治,太学生积极支持响应,也遭到宦官集团打击,千余太学生被逮捕和囚禁。后来朝廷接连遭遇大变,朝廷对太学的支持减少,太学逐渐式微,东汉末年的那些智者,多是由世家大族或名士私学中走出。大名鼎鼎的颍川书院、鹿门书院当时并不存在,那时根本就没有书院这种教育组织(正式创建于唐朝)。
太学院出现在玩家领地其实有些突兀,可考虑到目前地方割据的现实,以朝廷正统自居的董卓对办学没兴趣,关东诸侯没那资格且热衷于抢地盘,官办太学的传承名存实亡,转到玩家领地倒也不失为传承经学的一条出路。
建立太学院有助于培养人才,但这个任务对领地来说显然太高端了。
话说主持太学院的博士是个什么职称?
哪里能找到?
鱼不智对此一头雾水,不过他并不是太在意,易风和翟冏出自鹿门山,回头问一问想必就有眉目。另外徐庶虽然对自己的师承讳莫如深,但从他表现出来的才华和见识,老师必然也是杰出人物,总会有办法找到答案。
工社建成后减少建筑时间和花费,并且通过改良器具,提升生产效率,跟二级城市时期出现的农社性质相当,这样的建筑物自然是越早完成越好。工社需三种高级人才主持,不过并不要求复合型人才,对逐鹿领毫无难度。
棋社,看在该建筑物能增加领地满意度且造价也便宜的份上,鱼不智不介意把棋社纳入首批建筑清单,可棋士是个新职业,但愿找到没那么难。
公共类建筑物两个铸币厂和广场。
铸币厂是最大的惊喜。
建成后每天增加千金,相当于变相补贴领地府库,逐鹿领被高昂的建筑费用、薪资支出折磨得苦不堪言,日进千金虽然影响不了大局,却也算是不无小补。尽管10万金造价不便宜,好在100天就回本,后面全是白赚!另一方面,铸币厂能增加富有乡民数量也不可小觑,这会在度支府的税收得到体现,富有乡民越多,税收收益越好,对领地经济有利无害。
另一个公共类建筑物广场,不会产生直接经济价值,但领地乡民闲暇时有个聚会场所,有利于领地和谐氛围和满意度提升,当然应该尽早建成。
可升级建筑物列表,比以往历次升级后的可升级清单都更庞大。
村庄、乡镇、城市一路走来,每次可升级建筑物都是两个,一级都城则增加到五个,不禁让鱼不智心中多了几分明悟。
晋级都城的领地,自身发展水平已到一定规模,继续按部就班新增建筑物的同时,会更注重内功修炼,增加升级建筑物比重成为意料之中的事,都城级领地还有一大堆初、中级建筑物,怎么看都跟领地规模不太相符。这固然会增加领地遭遇人才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