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潘巧云13(2 / 2)

牙人’或‘女侩’,时人可以找到‘针线人’、‘堂前人’、‘拆洗人’等女伎,也能找到‘客作儿’(佣工),潘巧云这次打算雇几个壮丁回家看门。

还是早上,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便已经汇集在茶肆,有过来饮茶的下层劳动人民,也有随时等待承接业务的工匠、女伎,茶肆里十分热闹,潘巧云挑了个地儿,让小二上茶,观望来来往往的人。

日头渐高,温度渐渐攀高,她掏出帕子,轻轻拭汗,不多时,似乎有人坐到她的对面,她扭头一看,是个年约五十岁的老人家,她心里徒生警惕心,打算要走。

那人似乎看出她的不安,怕她要走,开门见山道“老身是郡王府的燕婆,平日里替小主子们做些针线活,见娘子绣工不凡,巧思天成,因此有意结识。”

“你怎知奴家绣工不凡?”潘巧云笑道。

“难道这块帕子的绣娘另有其人吗?”

潘巧云拿下帕子,张开看,这是她之前无聊时绣的大鱼海棠图,画风浓烈,别有趣味,与现在精细讲究的花鸟图的确不同,她谦虚道“只是见这帕子太素,所以随便绣点东西。”

“娘子还有别的绣品吗?”燕婆又问,潘巧云从腰间摘下荷包,递给她,说道“这也是奴家绣的。”

燕婆接过,上下观看,爱不释手,嘴里连连称赞道“老身白活几十年,竟不曾发现蓟州城有娘子这样的巧手,可惜,可惜啊!”她又问道“实不相瞒,老身此番前来,就是想找一个人顶替郡王府原先的绣娘,我见娘子做得一手好针线,有意引荐,不知娘子是否有意随老身回府作‘针线人’呢?酬劳方面都有得商量。”

潘巧云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绣工,因为这时的女子大多有一技傍身,连尼姑都以学‘绣工’为本行,她平时只是胡乱织些东西,裁些衣料,不敢相信自己能让见多识广的郡王府中人刮目相待。

她小心打量燕婆一番,见她梳着高髻,衣着讲究,虽然因为年老姿色消减,但仍气度不凡,眉宇间带着爽利,她笑道“多谢娘子美意,奴家自当一同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