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关,也是想与温家,做一个更加彻底的切割。”
南山先生闻言,却叹了口气。
对温家,他是有感情的。
但有些事情,并不是单单用‘感情’二字,就能说清楚。
何况,他视温家对他有恩,温家却未尝没有胁恩自重的倾向。
且这种倾向,近些年来愈发的明显。
这本也是南山先生原本执意告老还乡的原因之一。
“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夜还很长,我要说的东西有点多,并且很杂,你仔细听。”
“如果有不解的地方,先不要问,疑问积攒够十个之后,你再一起问,如果始终不满十个,那就不要问,自己想。”南山先生说道。
叶楚萧点了点头。
见南山先生对着一旁凉亭下的石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叶楚萧便坐了过去。
而南山先生则是随意的掏出一沓书籍,摆放在石凳旁的石桌上,随后翻开一本书,先以书中的内容开始了今夜的传授。
叶楚萧凝神细听,起初只认为,南山先生是在解析一些经典的典籍,其中夹杂了一些自身的见解。
但是渐渐的,他却听入了神。
南山先生并不只是单纯的解析典籍,而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角度、方向,去拆解一些经典的修行疑问。
最后他往往并没有给予叶楚萧一个固定的答案,反而是将更多的疑问留给了叶楚萧。
叶楚萧本能的想要提问,但又想到了之前开讲时,南山先生的叮嘱,便将疑问暂时压下,存放在心底,等攒够了之后,再提问。
只是随着讲课的深入,叶楚萧却发现,他似乎无法收集够十个疑问。
一些问题,在后续的讲课之中,他便渐渐的有了方向和想法,不再需要南山先生的解释。
还有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回头去想,却又觉得根本不值一提,本没必要去纠结。
将问题放一放,很多难题,似乎就已经迎刃而解了。
能解开的,自然都会解开。
解不开的,又已经无所谓。
这似乎又是一种智慧和人生态度。
但对于这种态度,叶楚萧本身并没有全盘接受。
它存在着正面的部分,也存在消极的部分。
南山先生一本书一本书的解读着,而在讲解的过程中,他的经验、智慧、思想、积累,已经不断的流淌出来,被叶楚萧吸收,转化为一面镜子。
直面南山先生的积累与思想,并不是要成为他,去走他的老路。
而是以他为参照物,通过南山先生来定位自身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方向。
此时叶楚萧的脑海中,思想与智慧,正在不断的碰撞、燃烧,一点一点的灵感,现在虽然还不足以彻底成型,但是基础已经打下,叶楚萧只需要等待一个更加合适的契机,就能将这些积累,全都转化为真实的动力。
这一讲,时间匆匆,难以计较。
直到第二天的中午,南山先生才很是疲倦的合上手中的最后一本书。
“行了!就到这里吧!”
“我这些年,总结、积累的精华,都已经传达给你了,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南山先生问道。
叶楚萧想了想,摇了摇头:“我有问题,但不该问您了!”
说罢站起身来,冲着南山先生抱拳一礼。
虽然这本是一桩交易,但是南山先生对他确实有传道受业解惑之恩,对他修行的积累加速,也有数不清的好处,这一礼···理所应当。
“你明白,就最好不过了!”
“南山斋笔录,你可看可不看,那本来就是留给笨人的蠢办法,照猫画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