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选片讨论(2 / 3)

文艺时代 睡觉会变白 2675 字 4个月前

谢飞、郑洞天这些经常出去走的,还能听明白,别的人就完全不懂,什么拉吉奥啊,桑德琳娜啊,那是干神马的?他们觉着自己挺专业的,结果砰的一声变成了大萝卜,里外都是白。

不否认诸位前辈的成就和对电影的热爱,但不得不说一句,过时了,跟不上现在急速变化的产业形势和观众需求。

甭管是欧洲的独立电影,还是美国的商业大片,这二十多位绑一块,都不如褚青一个人的认知度。

其实褚青也尴尬,就像迫不得己加了爹妈的微信,然后就被“******给年轻人的十条忠告”、“杜月笙的二十八条家规”这种糟烂玩意刷屏。

代沟啊!

“咳咳……”

沉默了半天,佟岗咳了两声,道:“小褚讲的非常详细,大家有什么想法?”

众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你说什么想法?

把选片交给他一人,咱们屁事不管,这就是最好的方式。但可能么,上头也不答应啊,那特么成谁的北影节了?

于是又无语。

正当气氛越来越低沉时,谢飞忽然开了口:“小褚的提议不错,我们没必要想得那么复杂。这一千多部电影,平均分给我们这些人,各自筛选。基本标准就是刚才讲的那几条,剩下的由自己判断,在座的都是行家,不至于连这点眼光都没有。”

“开始不要限制数量,我们就推荐自己喜欢的,等总数出来,再集中讨论,多了删,少了补。你们觉得如何?”

谢飞在这里是资格最老的,别看68岁了,老爷子脾气可冲。

2005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创办了一个“协会奖”,类似于业内表彰,大陆导演都很重视。但那段时间,官方严打“评奖、办节过多”的情况,就给禁了。

后来,经过协会努力争取,又恢复了资格,但是有条件:不许称奖,得叫表彰,否则就不批准,不转播,不报道!

于是乎,在某年的颁奖礼上,全场NG。因为他们要把“导演奖”,说成“被表彰导演”;把“获奖感言”,说成“被表彰感言”。

最牛掰的,连奖杯都不让说,变成了“被表彰证明物体。”

老爷子立马就怒了,啪的发了一封******,题目就叫《可笑、可气、可恨的现代文字*狱》。

除此之外,人家还多次为国内的独立电影展站台,奔走相助,是个特开明的老前辈。

他身后是北电一系啊,份量妥妥的,而随即,中戏的代表也举手赞成。好嘛,两大山脉全部力挺,都是褚青结下的善缘。

旁人一看,得,那就支持吧。

“同意!”

“同意!”

“没意见!”

佟岗眨了眨眼睛,不晓得在想什么,只道:“那好,就这么决定了。我们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多辛苦。”

随后,当场分配。去掉纪录片/短片和几位领导,每人分到了八十部左右,两个月后再碰头,确定最终结果。

…………

上午,搞定了展映选片。下午,进行回顾展的讨论。

回顾展,顾名思义,就是放一些经典的老电影,以满足发烧友的情怀需求。这就更看出年龄差异了,老一辈喜欢苏联电影,但不能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静的顿河》扯进来,那会被人笑话的。

于是就往高端走,卯上了圣三位一体中的塔可夫斯基。《牺牲》、《乡愁》、《潜行者》、《镜子》、《伊万的童年》、《安德烈卢布耶夫》,共六部。

有高冷,就得有大众,众人在程龙、周星星、张国荣、周闰发中挑来挑去,还是选择了最具观众缘的周星星。《大话西游》、《食神》、《喜剧之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