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默了不知多长时间之后,她才慢慢伏低身子,一个灰白长发披散下来的娇小身影出现在大蜘蛛的背上,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地上的老朋友们。
“我挺想出去看看的,看看……世界外的世界。”
高文仰起头,迎着娜瑞提尔纯粹的目光,微笑起来:“我也是。”
七
一架符合要求,却又设计匆忙的小型星舟很快被造了出来——在工业星球强大的生产能力下,只要蓝图就绪,制造这样一艘小船实在是再简单不过。
最复杂最耗时的部分,是在这艘紧凑的小船里塞进去一套庞大的“超限引擎”系统。
作为最初的原型机,超限引擎还没来得及进行小型化方向的调整,先锋IX实验室只能在确保其稳定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让其尽量能符合小型星舟的规格,即便如此,最后他们还是在作为载具的星舟上进行了一番大改造,才勉强完成了改造工作。
“组装”完毕的星舟很丑,一点都不像船团的常规微型舰船那样拥有漂亮的流线结构和优美线条,其前半部分看上去就像个又粗又钝的锥子,后半部分则膨大起来,像个怪异的肿瘤——那“肿瘤”,就是被硬塞进去的超限引擎。
这套先进的,以往只出现在幻想故事里的“数学率设备”能够撑起一个“法则屏障”,其尺寸……堪堪能够将整个星舟包裹在内。
而作为改造的副产物,星舟原本的物资船舱和人员活动区也被极大压缩,到最后,为了把增设的传感器和大功率天线也塞进超限引擎的力场保护范围内,这艘小飞船甚至变得只能塞进去一个成员,以及约等于无的物资。
如此极端的改造结果,最终在船团的几个技术部门内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甚至……争执。
技术人员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干脆将星舟设置成无人操作,依靠程序控制和III类伺服脑来完成所有的探索工作,这样可以避免损失最优秀的边际漫游者——因为越是深入毁灭地带深处,船团的技术设备便越是难以正常工作,在越过某个临界点之后,甚至可能会出现意识传输装置都无法启动的情况,那时候操作员死了就是真的死了,断然没有上传复活的机会。
而考虑到星舟本身的极端改造,船上几乎没有任何逃生结构和用于维持生存、等待救援的物资,一旦飞船在远离船团的地方出了哪怕一丁点的故障,其乘员都不可能再返回船团。
驾驭这艘星舟的人一定是船团最优秀、最勇敢的“边际漫游者”,而这位漫游者极有可能会以最孤独的方式死在远离船团的黑暗混乱地带,这显然难以接受。
另一派技术人员则认为,III类伺服脑不可能完成对超限引擎的复杂操作,也不可能及时应对在“毁灭地带”可能会遇上的复杂局面,原因很简单——III类伺服脑不够聪明。
前路漫漫,局势难测,而超限引擎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它必须由具备灵活思维的高智慧生物才能驾驭,无人飞船搞不定这个任务——但如果塞一个II类或更高级别的伺服脑进入星舟,那这本质上和塞一个驾驶员进去是没有区别的。
因为高级别的人工智能也是船团的合法公民。
但这场讨论对于整个计划而言,或者说对于整个船团所经历过的漫长岁月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文明的发展就是如此,总有新的问题出现,总有新的技术去解决新的问题,总有人需要以身饲虎,去填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深坑,而在这每一次的过程中,类似的讨论与抉择总会出现——文明的人性部分会接受一些考验,随后,这考验就会被跨过去。
一位特殊的“探险者”乘上星舟,为接下来的旅途做好了准备。
船团前哨枢纽,“拉文凯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