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瞬间把许鑫给问住了。
想了想,他说道:
“如果把纸质媒体也算上的话,那老三大吧。”
他说的“老三大”是《电影世界》、《看电影》、《天朝电影市场》这三本杂志。
都是50年代创刊,一直延续至今,从专业性上而言,它们就相当于华语影坛的史诗,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起落。
专业性毋庸置疑。
“当然了,我这里没算学术期刊。要是算的话,《北影学报》这些也得算上。但他们对于观众而言,太小众了。不是真正的影迷,基本不会看。”
“嗯,那娱乐媒体呢?”
“……”
许鑫没回答。
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周润的意思。
“你还真别说……咱们国内目前还真没有一个……类似你说的这种平台。你打算怎么做呢?”
见许鑫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周润一指王艾琳:
“我俩在大一的时候,被分配任务,做一向开卷调查。我俩当时的选题就是《幕后OR八卦》。就是采访路人,问他们到底是关心一部电影的幕后花絮、趣事、故事剧本创立的想法,有着怎样的流程呢,还是对一些演员自己的花边新闻,八卦狗血,或者那些潜规则之类的感兴趣。我们问了162个人。其中,有118个人表示,他们对一部好电影的幕后更感兴趣。对那些司空见惯的明星八卦其实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探寻倾向。”
王艾琳也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们还采访了超过70位路人,给他们出了一个题,随机说出一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演员、歌手的名字,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第一印象。比如我们说出埃米纳姆的名字,几乎有超过一半的人想到了《STAN》这首歌。而提起来林赛罗韩,哪怕她这两年劣迹斑斑,但好多人想起来的都是《贱女孩》这部电影。我们发现……其实大家对于这些公众人物的认知,大多数都是通过这些作品。而他们对于这些作品的兴趣倾向会更大。”
“那你们的核心出发点是什么?”
“核心出发点就是如此。比如您现在上映的《烈日灼心》,我们更多的是想采访到这个剧本您是怎么在须一瓜老师那发现的,创立时的想法是什么,找演员的思路是什么。
三个演员在拍戏过程中又出现了怎样的碰撞。比如当某个名场面出现时,他们演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周围的人又会怎么想……我们想要做的,其实就是给公众带来一个真实的,非臆想的信息源。
大家看了我们的消息,会觉得这是可信的,合理的。哪怕我们不是那么权威,或者不是那么八卦。但至少,对于那些比起狗血八卦或者专业知识,更希望得到一些通俗易懂的消息,希望可以查阅到事情本来经过的人来讲,有我们这么一个平台。”
“……也就是说,你们希望带来的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媒体源?”
“对的。就像是……我们和您能坐在这里吃饭一样。比如,其他人也觉得,比起其他媒体,和我们聊天更舒服,不用担心我们挖坑,只需要如实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说到这,周润犹豫了一下,看着许鑫说道:
“许导,我们觉得公众人物有时候更需要一个可以倾听、诉说的朋友。可以袒露心扉,无需担心任何话语被莫名曲解成其他意思的那种对象。
而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让观众看到这些公众人物在聚光灯下的真实模样。让大家更了解他们,而不是像林赛罗韩那样,她不就是被媒体的过度曝光和关注度给毁了么。
我们想当一个中间人,和艺人做朋友,同样的,和观众也做朋友。两边,可以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对等的交流。以及给大家带来更真实的故事……现在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