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告诉他这是诺邓当地的火腿。她这才知道,原来云南也产火腿。这个事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刚好又附和题材,所以她重新跑去云南实地了解,最后决定拍摄。我们的故事里,好多其实都源自于导演、团队的个人经历,以及一些美食家的推荐……它是偶然的,非常偶然的巧合,却碰撞出了最美丽的花火……”
说道这,他微微摇头:
“或者说,它更像是导演的灵感。无数人的灵感碰撞而出,至于播出后,引得大家追捧,我们至少在拍摄时没有考虑过。而是等拿到了成片,几个分工不同,你拍这个,我拍那个的团队大家凑到一起看片子。才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感叹……比如团队里的一些年轻人,以前大家都以为兰州牛肉面就是兰州拉面……看完片子之后,才有了改观。”
“原来如此。”
蕫倩恰到好处的点点头,笑道:
“可不管怎么说,《舌尖》这部片子还是在无形之中,推动了许多农副产品的发展。”
“不敢当不敢当。只能说恰逢其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肯定是好事。不过也不是没有隐患,但……其实一切还是要交给时间。”
“……?”
蕫倩一愣。
本来都打算进行下一个问题了,可当许鑫这前半句谦虚,后半句总结的话一出口,她的思路瞬间就被“打断”了。
下意识的问道:
“隐患?”
“唔……对啊。”
“比如说?”
“比如……嗨,反正它涨价最凶,咱们就说它吧。还是诺邓火腿。董老师留意过现在诺邓火腿的价格了么?”
“这……没有。变动很大?”
“不算大,但也不小。《舌尖》第一集开播前,它是29一斤。现在价格我看已经来到了40了。”
蕫倩似乎瞬间领悟到了许鑫的意思,发出了一个……不算尖锐的尖锐问题:
“你是担心有人在利用《舌尖》谋利?”
“那倒没有。”
许鑫笑着摆摆手,给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答案:
“恰恰相反,看到它涨价,从我的本心而言,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为什么?”
“因为谷贱伤农。”
“……?”
蕫倩又一愣。
而看出来了她的不解,许鑫开口解释道:
“外国的诸如伊比利亚火腿这种我们先不谈,就说国内的,金华火腿的价格,中方在45,上方是60左右。而诺邓火腿其实从工艺到原材料,并不比金华火腿差。
它的制约就在于,它的产量不够大,名气也小,属于不是很出名的地方特产。熟知它,购买它的人,其实都是诺邓附近的本地人。
它是商品,而商品被创造出来,便要产生利润。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可它现在的价格已经不比金华火腿低多少了。”
“没错。”
许鑫再次点头:
“这是商品价值提升的体现。其实在这方面,生产者、消费者都会处于一种矛盾位置。诺邓火腿价值提升,那么就会吸引商人到来。
他们收购,变卖,产生经济价值。
对于生产者而言,利润的增加,就是收入的提升。而《舌尖》就像是商人一样,我们拍摄了,让它产生了知名度,消费者认可,前来购买。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但实际上,在从生产到消费这一整条产业链上面,生产者在没有消费市场,或者消费市场之前,他们的地位是很低的。
我们有句话叫市场决定价格,当你的市场不大的时候,你生产的商品想要卖出去,势必,要进行一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