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舌尖!舌尖!(6 / 6)

这消息让整个《魅力纪录》栏目组都兴奋了起来。

两集!

0.94

破1……是不是不远了!?

16号。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最高收视率:1.07

时隔9年,在03年的萨斯专题纪录片之后,终于,第二部收视率破1的央视纪录片,诞生了。

但《舌尖》的意义不止于此。

它更像是一种风潮。

以总导演许鑫为首的超过130人的团队,用他们两年多的诚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非主流”的美食纪录片风潮!

诺邓火腿、陕北黄馍馍、兰州牛肉面、建水豆腐、安徽毛豆腐这些一个一个出现在纪录片里的食物,就像是一种缩影,让人们真正从这些对于当地人而言稀松平常的食物里,了解到了“吃”这个字,对于整个华夏民族的意义。

而要说带给许鑫感触最深的,其实是家门口的早餐铺子。

这么多年,因为史家胡同这边地段的缘故,其实住的人并不多。

家门口的早餐铺子往往上午九十点钟了,都还有早饭。

一碗豆腐脑,一张糖油饼,吃的也算是舒服。

可是……从《转化的灵感》这一期播完,杨大林一大早摸着脑袋满眼疑惑的走回来的。

“稀罕了嘿,今天的豆腐脑竟然卖没了。竟然排队……”

而正看着72小时后刚刚解锁的豆瓣《舌尖》评分,评价的杨蜜随口来了句:

“可能都是被《舌尖》闹的吧?”

“不知道,反正今天没买到豆腐脑,就买了点粥……小许,喝粥行吗?”

许鑫没应声,而是捂着电话对岳父竖起了大拇指。

意思是:行。

见状,杨大林好奇的问道:

“给谁打电话呢?”

“央视,午间新闻。”

杨蜜随口来了句:

“要采访他。”

话音落,就听见许鑫那边说道:

“没问题,今天下午是吧?好,我准时到……需要我准备什么稿子之类的么?……嗯,好。行,罗主任,我知道了……嗯嗯,再见。”

电话挂断,杨蜜问道:

“怎么说的?”

就见许鑫摸了摸脑袋上刚剪不久的发茬,笑着说道:

“下午有一个专访,然后……不出意外的话,你老公我,可能要第二次上新闻联播了。”

“……啊?”

我看评论里有说要改两章一起发的,那就只能凌晨发了。各位的意见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