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肉骨茶(3 / 6)

关于《致青春》的导演最终选拔,就在他的话语中正式开始了。

其实凭心而论,《致青春》这本还挺好看的。

比起原创的剧本,西影厂天生就钟爱这种基于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

既然能出版,说明至少在故事性上有着足够的支撑,不然肯定过不了文学编辑那一关。

而作为审核组的“二代目”,许鑫的意见对所有人来讲都很重要。

这个审核小会议,开了一上午。

一共七个人,每个人手里都有着两个推荐名额。

其中郭凡和文木野的重合次数分别是3次和1次。

除了许鑫,还有俩人看中了郭凡的企划书。

而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

能被看重三次,本身就代表着其优秀的品质。

一上午的会议开完,最后《致青春》的人选就已经出来了。

七个人,四票投给了郭凡。

除了选定了剧本的三个人外,第四票是齐雷投的。

而他也是唯一和许鑫一样,选择了文木野的另一个人。

少数服从多数。

郭凡成为了《致青春》的导演。

不过,因为是处女作的原因,为了能够把控质量,厂里还要选择一位有经验的导演担监制。

怕的就是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郭凡没经验。

但人选暂时没定下来。

同时,在会议上,齐雷也做好了一些计划。

诸如把郭凡变成一个典型,放到所有导演面前,让大家看到西影厂并不是什么论资排辈的老古板,而是有着一颗开拓进取之心的企业。

但这方面的工作就和许鑫没啥关系了。

上午完成了导演选拔的工作后,他拒绝了齐雷一起吃饭的请求,指了指自己的电脑包:

“我得赶紧走,李导还在厦门等我呢。”

听到这话,齐雷也就不阻拦了。

他知道,许鑫在为《烈日灼心》的选景在忙碌。

不过还是提醒了一句:

“记得啊,31号在燕京的《钢的琴》庆功宴。”

“嗯……齐哥你也想着,这次邀请沈小阳一起。得好好谢谢人家。”

“放心,我明白。”

短暂的西安之行后,许鑫坐上了飞机直接赶往厦门。

厦门、福州、汕头。

这是薛勇带回来的照片中,许鑫选定的三个拍摄点。

首先,这仨城市都靠海。

虽然较真起来,福州是距离海最远的城市,但他下属的一些县市有着非常不错的海边风景。

至少在照片上看着很不错。

他现在要亲自去和李平东一起看一下。

其实对于《烈日灼心》而言,他并没有什么野心。

自己的文学顾问陆海波把《太阳黑子》推荐过来后,他觉得故事很不错,很有深度,所以决定拍成电影。

得承认,一开始他确确实实是冲着得奖去的。

因为当时《山楂树》还没上映,并且,他觉得《山楂树》的原著故事线很单薄,而且是特殊年代的事情,自己未必会拍的很出彩。

这是他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所以,与其说《太阳黑子》是备胎,倒不如说是“绝招”。

可自从《山楂树》拿到了银狮,打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记录后。

目前除了一个“最佳影片”始终莫名其妙的无缘各大奖项外,他其他的心思还真的就放下了。

而他心里的“最佳影片”也不是国内的三金。

国内的三金含金量确实也不太行。

他想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