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缝隙(2 / 3)

叶昭微微一笑,道:“实则也不是非要劝忠王投诚,或许这是你最后能与他说话的机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勉励他几句也好。”

月姬明若秋水的眼眸闪过一丝坚毅,青丝飘飘,淡淡道:“我不会写的。”

叶昭点了点头,倒是个聪慧的女子,实在这封信写出去,不管内容是什么,想来都会影响到忠王,如果泣血请忠王死守南昌就最好不过,更能动摇李秀成之心神,统帅,最忌的就是外事缠绕,决策不免就会出现偏差。

其实想想,叶昭也觉得自己实在不是什么好人,也算无所不用其极吧。又哪里真的是指望李秀成投降了?乱他心神倒是真的。

李秀成在历史上,大败之后被俘投降,历史名家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他贪生怕死的,也有说他准备学姜维李自成诈降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此事未免令他白璧蒙垢。

不知道其真实的心路历程,但至少在现下,他重兵在握,是怎么也不会投降的。

眼见这月姬颇有些软硬不吃的架势,叶昭未免心下无趣,不过倒也算见识了这个年代的巾帼,手无缚鸡之力,却别有番骄傲的风姿。

玩了两圈,叶昭当即领着花姬告辞,出门的时候对花姬道:“以后你可以常来看看她,但不要说我的身份,不然你这朋友可交不成。”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花姬乖巧的嗯了一声。

……

回到王府,就听人报信,柏贵到了。

叶昭换了衣袍,来到花厅,柏贵正站在红木古玩陈设架子前鉴赏一件小铜兽,听到脚步声,急忙回头,躬身行礼。

带有老树节瘤的花几花架旁,叶昭请柏贵坐了,笑道:“你定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看柏贵神情怪异,应该是有什么为难之事。

“王爷,昨日的《新报》您可阅过?”柏贵小心翼翼问。

叶昭就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定是为那篇文章而来,昨日《新报》之上,有广州评论名家赵金一的一篇文章,乃是阐述满汉通婚必要,说什么满汉通婚民间早已盛行,乃是大势所趋。

《新报》乃是英国人在西关办的报纸,言论比较自由,可说到底,赵金一还是广州人,这篇文章,叶昭就知道会惹起风波。

满汉通婚,确实在没了旗城后基本就没了约束,尤其是穷苦人家的旗人和民人,哪又管对方的身份了?官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等叶昭什么时候寻个机会提出来,也就水到渠成,但这篇文章一出可就捅娄子了,将默认的事拿到明面上拿到新闻纸上来说,可就未免令维护老祖宗法制的权贵们坐不住了。

对于种种变革,叶昭讲究的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一切的一切都自自然然,无缝衔接,这天,就是叫它不知不觉就变了颜色。

可偏生有人就要吵吵出来,这个赵金一,也实在有些二把车子。

平时文章也是,自以为有了点自由,写的东西乱七八糟的,叶昭也不大喜欢他。

不过叶昭却知道,自己不能从独裁者思维来考虑问题,更不能用个人好恶看问题,广州能出赵金一这么个人物,就说明变革的成功,赵金一或许在自己看来见识浅薄、看问题也比较片面,但一个成熟的政治体系就是要能容忍不同的声音,甚至能容忍持不同政见者。没有骂声的政权,永远不会是一个好政权。

何况赵金一这人,还远远谈不上批评家那种身份。

所以这个人保是一定要保的,琢磨着叶昭点了颗烟,扔给柏贵一枝,柏贵忙燃了火柴,给王爷点上,又点了自己那颗,只是不大吸,或许叶昭吸了四五口,他才小心翼翼吸一口。

但叶昭却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变化,一年之前,柏贵在摄政王面前又哪里敢吸烟,现今显然在王爷面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