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人也是非常满意。
这个细节,也是他火线指挥要求的,所谓归师勿遏嘛,东边是淝水,西南两侧被包围了,如果北面也彻底围住,阿巴泰的军队反而更容易死战,在北侧留个小口子,敌人就容易逃。
而且就算往北逃也没法直接逃出包围圈,往北再走十几里路,还得渡过芍陂连接淝水的芍水才行,那点地理障碍足够迟滞逃兵再被追杀迫降一阵了。
眼看着战局进入了垃圾时间,只要慢慢用步枪队叠阵法推进、一层层剥离枪决就能奠定胜局,朱树人也就放心了,开始琢磨如何更快更多的歼灭敌人——
歼敌已是必然,区别只在于时间快慢,而显然是越快越好,
因为越快留给敌人徒涉过河的时间就越少,留给往北逃窜的敌军逃兵的时间差也越少,最终逃出包围圈的敌人数量就会更少。
朱树人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黄得功打得还是稍稍有些慢了,至少他有办法再提提速,略一思忖后,朱树人再次让传令兵给前方传去军令——
朱树人并不想干涉战术指挥细节,他这方面的才能也不如黄得功,所以不会微操。朱树人擅长的是大局观和政治眼光,所以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只是让人给黄得功带几句喊话攻心的口号:
“让前军呐喊,汉军割辫缴械者不杀,杀鞑来降者免罪留用!”
黄得功得令后,觉得果然很有道理,立刻层层吩咐传令下去。
战场上枪炮齐鸣,如此混乱,复杂的口号是没有传唱力的,普通士兵最多记住两句话,还得又通俗又对仗。朱树人吩咐的这两句就很通俗,没两盏茶的工夫就全部呐喊了起来。
而对面已经被逼入绝境、还被阿巴泰用于断后的绿营步兵,在惨重的伤亡和绝望的心态之下,终于生出了反水的念头。
有些士兵纷纷开始抽刀砍掉自己的辫子,然后抛下武器抱头俯身往明军这边冲。为了防止被流弹击中,有些士兵甚至是伏低身体甚至翻滚着脱离战线,只求对面的明军兄弟看清楚他们没有威胁。
一开始的小规模误会走火肯定是有的,逃兵之间的自相践踏也不少见。
但后来明军也立刻在磨合中做出调整,比如黄得功吩咐明军推进各阵之间留出一些甬道,给成建制投降的敌人通过。
清军大阵中的满汉兵互相猜忌,也顿时因为这种变故而上升了一个台阶,一些满人军官出于恐惧开始胡乱砍杀稍有异动的己方汉人士兵,进一步点爆了火药桶,直接引起了短兵相接的反水火并。
到了这一步,连阿巴泰身边的亲军都知道事不可为了,阿巴泰的几个心腹侍卫军官上来就要架着阿巴泰逃跑:
“王爷快走吧!这些绿营蛮子果然也不可靠!弟兄们都顶不住了!”
满人三旗中,两白旗在前期的骑兵对战和冲空心火枪方阵时就被重创逃回来了,阿巴泰也早已允许他们撤退,所以战场上留到最后的,其实是阿巴泰自己的正蓝旗。
而岳乐和博洛身边,是时刻带着正蓝旗各一个甲喇的,刚才阿巴泰让俩儿子带队组织先逃,也又各自带走了一个甲喇。
所以阿巴泰身边此刻留下的侍卫,也就刚好正蓝旗一个最精锐的甲喇而已,大约两千人,加上他觉得绝对心腹可靠的蒙军旗和汉军旗,大约五六千是铁杆心腹、积年老贼、平时银子喂饱的。
前方填线当炮灰的绿营大面积哗变混乱后,阿巴泰能倚仗的,也就身边的五千骨干。
可惜,阿巴泰原本就即将油尽灯枯,此刻看到大面积的部曲反水投敌,他更是备受打击,气得一口老血喷出,不省人事了许久,属下连忙掐人中泼水才勉强悠悠转醒:
“你们自行想办法突围吧,就说是本王将令,让你们迂回转进,本王不行了,死在这儿,好歹算是马革裹尸,多尔衮也不至于清算我正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