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于心!
只要贵军不从背后侵扰,便是守住山海关一月不破,吴将军也有信心!但贵军要是背信弃义,敢让兵马从辽西走廊迫近山海关,哪怕只是进入前屯、后屯防区,吴将军也只能当机立断,把人马从海上全军撤走,把山海关天险让给李自成了!
纵如此,吴将军也算对得起先帝在天之灵了!真发生这种情况,绝不是他不肯守土,而是被前后夹击,无力再战!他也没有投敌,只是力战弃守!
山海关若是落入李自成之手,待其站稳脚跟、肃清内部,贵国再想入主河北,就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
童逵行这番话也算是很有诚意的大实话。
他模彷了多尔衮的直来直去,先把自己一方面临的险境、窘迫主动拿到台面上来说,承认李自成此刻说不定已经在打山海关了,以证明自己所言并不掩饰短板。如此,他剩下的话,便也显得可信度额外提升了不少。
而历史上,吴三桂在创军逼近时,没有选择固守雄关,而是出关在一片石野战决战,主要是他已经投降了鞑子,得听从多尔衮命令,显示自己的诚意,这才硬着头皮打硬仗。
现在他还没投,而且还有威胁的筹码,吴三桂当然不用出关野战,有关卡能用干嘛不用?
当然了,山海关只是一个关卡,不是一座城池,所以本身战略纵深是不足的。
过去数百年,山海关存在的目的都是抵御辽东和草原方向来的游牧鞑子,因此仓库军营和其他后方设施,大多留在了关内一侧,
一旦敌人改从关内攻来,这些实施都会面临被敌人暂时占领的问题,物资和人员也只能坚壁清野运到关卡的另一侧,或者至少是转移到狭窄的关墙要塞区内——这也是历史上吴三桂选择出击而非死守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真到了死守关墙的那一步,关内设施肯定会被李自成严重破坏,吴三桂持久的本钱也就没了。
就算吴三桂花了大代价转移,把值钱细软战略物资都转移到关的另一侧,但如果被多尔衮偷袭了,那他也一样会血本无归,所以历史上这么操作就没意义了。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吴三桂的后勤补给可以指望外援,明军的海军依然有绝对优势,多尔衮也不可能掐断海路补给这条最后的生命线。所以多尔衮如果还背信弃义撕破脸,吴三桂就把雄关留给李自成!他依然有机会撤!
童逵行大大方方先说己方的弱点,再说己方的退路,摆明了说:谁对吴将军背信弃义,那他宁可把关留给另一方!哪怕这另一方也是凶恶的敌人!
吴三桂在选择把关留给谁的问题上,看的不是谁更凶恶,而是谁最后不讲信用!
……
范文程和多尔衮听了童逵行这番毫不掩饰的大实话,也是不得不陷入了沉默。
确实,吴三桂要是派人来说大话,吹大义,那他们是不怕的。但吴三桂都那么务实,把操作细节层面的问题都说得那么详细了,显然他是可以实操做到这一步的。
多尔衮也就不得不放弃“吴三桂真要是不投降,还为了守关抵抗李自成、而把老弱物资转移到关墙另一侧后、自己能偷袭拿捏对方软肋”的想法。
真作出这一步,把吴三桂激怒了,人家是真能献关给李自成的!
李自成得了雄关,清军再想进去,可就太难了!
山海关有多难攻打,多尔衮过去这十几年里,已经多次领教了!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多解释!
童逵行见对方终于有所松动,连忙趁热打铁说出朱树人暗中承诺吴三桂的最后一个条件:
“王爷,如果贵国愿意跟吴将军合作,只从蓟门入关夹击闯贼,那么吴将军可以一直在山海关坚守,消耗闯贼锐气,待其兵疲意沮,贵军再从侧翼杀出,何愁不能得全胜!
贵国也是有汉军八旗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