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车祸阴影(2 / 3)

布,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对黄正刚似乎更加琢磨不透。于是,有人猜测,黄正刚在位时一直很正派,而干部调整涉及每位干部的切身利益,黄正刚不想在离任前,搞出些莫名的是非,影响自己的形象。也有人私下议论,大家都知道黄正刚即将退居二线,无论是在干部中的权威,还是在班子里的影响力,都大不如从前,已难以控制局面,因此只把自己最信任的人提拔了,不想涉及过多的人,自找麻烦。

黄正刚很善于听取意见,尤其是身边人的看法。一天,梁海星去向黄正刚汇报工作,黄正刚就厅机关干部调整的事,问梁海星听到了什么议论。梁海星告诉黄正刚,自己没有听到什么议论,但很想了解一下黄正刚的真实想法。

黄正刚似乎看出了梁海星的心思:对其提问,梁海星有顾虑,担心回答不好,引起自己的误会。此时的梁海星,在自己面前,已变得谨慎起来。黄正刚就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梁海星:对机关干部而言,对新上任的厅长充满了期望,很想自己的岗位有所调整,职务上能再进一步。而对断任者来说,一上来,都想有一番作为,有着自己的工作思路,而再好的思路谋划和意图关键要靠人去落实。俗称,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推动工作开展,首要的会在干部问题上动脑筋,尤其是对一个了解机关干部的继任者来说,更是如此。如果现在把所有的干部空位都填满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继任者的手脚,短时间内大家可能还理解,但时间稍长,大家肯定会怨声载道,人心也就散了,如果继任者驾驭能力不强,或是自身再有些问题,队伍有可能就乱了。趁还坐在正职的位置,多提拔些干部,让更多的人惦念着自己的好处,为退休后多捞取些私利,自己有这个能力,也可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对领导干部的形象,对今后的工作发展,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黄正刚的格局,还有缜密的思考,令梁海星暗自佩服。

黄正刚还告诉梁海星,本来在结束马山局任职回厅机关工作前,考虑安排其进厅班子,但似乎又觉得梁海星资历仍然有些轻,需要再进行人生历练,就安排到人事处,先熟悉了解一下机关上的干部情况,再通过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对梁海星进一步的锤炼,或许对其今后的发展有好处。黄正刚一直在心里固执地认为,培养干部的目的是让其双肩承担更重的责任,为党国和百姓做更大的事,并不是给其安排多高的职务,当然,职务高低也是衡量其责任轻重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并非唯一的方式。

虽然梁海星一直执著的认为,黄正刚对自己的信任,超过了任何一位厅机关干部,但黄正刚的一番推心置腹,仍让梁海星心里有些寒意,虽然黄正刚没有明说,但梁海星心里很清楚:高燕车祸事件,尤其是自己一些不够成熟的举动,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否则,自己已进了厅班子,黄正刚也就用不着再历练自己了。黄正刚之所以觉得仍需要历练自己,也许并非是其本意,虽贵为一厅之长,但决策时仍要考虑大家的意见。好在黄正刚在退休前,仍把自己安排到了重要岗位,为今后的进步做了铺垫。然而,尽管如此,与进厅班子相比,大相径庭。

黄正刚无意的话语,深深的刺痛了梁海星的心:对一个正派的领导而言,原则在其心里永远置于至高无尚的位置。同时,梁海星也由此进行了反思:作为一位机关干部必须如履薄冰,不容许出现任何的失误,尤其对自己没有根底的农村孩子,绝不能出现硬伤。否则,谁也救不了自己。黄正刚信任自己,在离任前,向自己说出了心里话,换作他人,即使将自己排挤在外,自己还不知道怎么跌倒的呢。

黄正刚又向梁海星谈起了将刘大可作为自己继任者的真实想法,对刘大可,黄正刚看得很清,其工作有活力,有热情,协调能力强,这是作为正职的优势。但其也有明显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