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冲就是把官员队伍中那些不事生产、又抢人功劳的蛀虫给清了一批。
当年借着新式沤肥法升官的周志海首当其冲。
其他官员也撸了一大串。
这么一来,可用之人就少了。
于是开了这次恩科。
崔季康背着书袋准备回家,即将农忙,他要回家帮忙秋收。
“崔弟,你听说了吗?县城门外张贴了告示,新皇登基,为天下学子广开恩科,不必等两年后了,我们今年就能参加乡试!”
“对啊季康,你怎么还回家?留在书院抓紧苦读参加乡试去啊!”
崔季康犹豫道:“我还不知道今年报不报名,得先跟家人商量。”
“商量啥呀!开恩科等于多个机会,你县试可是考了第三名,我们这些三十名的都打算报名乡试,你竟然还在犹豫?”
“是啊崔弟,恩科可不常有,兴许我们这辈子就遇到这一次。新皇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就去试试吧。哪怕没考中,也能发现自身不足,两年后再去考也多了份把握。若是中了,岂不是省了两年光阴?”
“唉,算了,崔弟可能觉得他年龄尚小,再蹉跎两年也来得及。不像我们……”
“倒也是……”
在同窗或惋惜、或不解、或觉得少了个竞争对手的庆幸目光中,崔季康背着书袋步履沉重地回大洼村。
他知道他娘肯定不赞同他去州府参加乡试,一来路上盘缠要不少钱,二来正值秋收,家里等着他回去帮忙。
这三年以来,他瞧出娘的意思:读书可以,只要别问她拿钱、别耽误地里的活,随便他怎么读。
哪怕他考上了秀才,为家里免了两个人的赋税,她娘高兴归高兴,逢人也夸他,但依旧觉得读书不能耽误地里的活,农忙必须赶回来帮家里收粮食。总担心他万一考不上呢?不还得回来干活?
他不是不愿意干活,只要时间不冲突,他很乐意回家参加夏收、秋收。
看着丰收的场景,总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可乡试就秋收后没几天,他若回家秋收,就没法准备考试。即使这次不参加,两年后依然要面临这个问题。他该怎么开口娘才会答应他去考试?
“季康?”
徐茵抱着五个月的儿子去村口王婆子家订豆腐回来,远远看到小叔子垂头耷脑地走来,脚步慢吞吞的,似乎有什么难题困扰着他。
“怎么这个时候回来?午饭吃了吗?”
这会儿早就过中午饭点了,徐茵看他这副样子,不像是吃过饭的样子,肯定很早就从书院出发了,在路上踌躇很久了吧,脸蛋都晒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