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以来,汉夷在南中,还是维持着一个比较和睦的局面,虽然也会偶尔有点不和谐的声音,会发生一些流血的冲突,但总体而言,稳定的大局是主基调,汉夷同处南中,井水不犯河水。
但现在,随着魏军的入侵,南中这种平衡的局面将会完全被打破,诸葛亮在南中遗留下来的政策也将会一去不复返。
所以孟柯对此还是比较忧心的,因为他根本就搞不清魏国朝廷的态度,是不是继续地维持现有的局面,还是另起炉灶搞别的,现在是谁也揣测不到。
而魏军在向南中发起进攻之前,也没有派人与孟柯或者是其他的三大部帅联络过,当然这应该是出于谨慎的考虑,如果说魏军事先派人来劝降孟氏四大部帅,很可能就会将魏军偷袭南中的计划给暴露出来,不管孟氏答应与否,反倒是会给蜀军以充分的应对时间。
所以孟柯也没有指望魏国会和他有什么联络,当然,以魏国的实力,还要去顾及南中夷人的想法吗,也许在魏军的眼里,他们的对手是蜀国,这次他们进攻南中,也会把矛头指向驻扎在南中的蜀军,对南中的夷人根本就是无视的。
但魏军的无视并不代表孟柯也可以反过来无视,魏军攻入到了南中,南中就会变天了,在这种情况下,孟家将会何去何从,孟柯心中一点底也没有。
孟柯在四兄弟之中,行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分别是北部帅陵孟栎和东部帅孟楠,下面有个弟弟,老四西部帅孟樟,他们各自掌控着南中的一部分,自从孟获死后就分了家,几十年来一直到也相安无事。
相比于那些为了争权夺利残杀阋墙的兄弟,孟氏四兄弟的表现堪称是典范,他们许多年来一直和睦共处,让那些一直等着他们犯错的其他部落头领始终也没有等于机会到来。
孟获的蛮王之位,也是通过不断地战争来获取的,在诸葛亮南征之前,孟获虽然也是夷族豪强,但却并不能完全做到一统南中夷人各部,在南中,还是有不少的势力不服从孟获的领导。
诸葛亮南征,从客观上来讲,也是帮助孟获兼并南中各部的一个过程,孟获先后七次被诸葛亮擒获,每一次被释放,他也就只能是向着更南更西方向逃亡,诸葛亮倒是放了孟获,但却将他的嫡系人马给扣押了起来,孟获也只能是不断地向其他部落求援,请他们出兵,才有再次和诸葛亮交手的资格。
后来孟获是穷途末路,实在是跑不动了,最终向诸葛亮臣服,诸葛亮将扣留起来的人马交还给了孟获,而那些被孟获忽悠起对抗蜀军的部落则落了个大部被歼的下场。
于是乎孟获摇身一变,成为了蛮王,他一心归顺了蜀国,夷人部落谁不服,孟获就去打谁,那些实力超强的部落在蜀军的征战之中被削弱了。
比如南蛮有一地,称之为乌戈国,有藤甲兵上万,刀枪不入,十分厉害,结果被诸葛亮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孟获归降蜀国之后,顺手便将乌戈国收了,不就是等同于诸葛亮给他扫清了障碍。
所以说诸葛亮南征,最后成就是还是孟获,蜀国劳军费力,最多也就换来了一个后方的安然而已,而孟获的获利却是实打实的,他一统南中诸蛮夷,成为了真正的蛮王。
这几十年来,孟家一直和蜀汉朝廷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向蜀汉称臣,那可不是名义的称臣,而是实打实地做蜀国的臣子,以前孟获就担任过蜀国的御史中丞,被封为了列侯。谷
而孟获死后,其爵位便由其长子孟栎来继承,其余的三个儿子,也被封为了关中侯,而且朝廷还封孟栎为平南将军、孟楠为昭远将军、孟柯安定将军、孟樟为平远将军,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职,都可以称之为是蜀国的臣子。
当然这点恩惠也不足以让孟家死心塌地效忠于蜀国,孟家也是蛮夷一族,他们始终对蜀国朝廷还是充满戒心的,他们虽然不曾反叛,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