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宝库不用,非要去选《三国》?”
万清漪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领导,真正的文创项目可不是简单的贴皮游戏,你觉得,如果我们真的深挖《水浒》的内核……合适么?”
后世的文创项目在初期一度出现过“拿来就用”的贴皮模式,以为换个皮或者用上个名字就完事大吉了,但事实证明,只要走这条路的,基本上死的都很惨;
因此,曾经跟自家男人深聊过的万清漪,从批复了非遗振兴计划的那一分钟起,就没想着玩这种糊弄人的偷懒模式,因此深挖IP内核,然后进行二次创新或者元素嫁接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而但凡是有点人生阅历的人,都知道《水浒》骨子里究竟讲了些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这部名著在一些非正式场合里,被列为四大名著之末,甚至在后世隐隐有被《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东周列国志》等一众原本比较小众的传世小说超越的原因。
最关键的是,《水浒》这本书寻常人看皮,有阅历的人看骨——但无论是说皮还是说骨,放在当下都不合适,一旦引发了某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追根溯源起来,谁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因此万清漪这话一问出来,男子就知道对方为什么选《三国》作为第一批IP孵化项目了——事实上,三国虽然写的非常精彩,但从内核来说,这本书反而是四大名著里最“单纯”的一本,因此选它来入手,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万清漪见到男子没有继续纠缠《水浒》的问题,笑了笑,继续说道:“同样的,不管是《孟姜女》、《梁祝》、还是其余的故事,虽然有深挖的价值,但我之前说了,这是一个试点孵化项目,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同时孵化多个IP,因此……既然选定了《三国》,其余的就暂且押后吧。”
男子自然知道IP孵化跟普通的文创项目不太一样,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精力,以及足够多的试错,最终才能把事情做好,因此在没有探索出成熟模式的初期,同时孵化多个IP项目的确是个不智之举。
深深吸了一口气,男子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好,既然贵公司已经选定《三国》作为首批孵化IP,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但是,其余的扶持项目,是不是可以多考虑考虑我们齐鲁这边?”
说到这,男子习惯性地把手一挥:“万总前面曾经讲到过,贵公司目前想要探索的是如何把非遗元素有机地植入到具有较强流通性的商品中去,而非简单的复原或者附加空虚的概念——这种与时俱进的想法我很支持。”
“但我不太明白的是,如果贵公司想要借助高品质面料作为文创产品的承载体,去进一步赋能相关文创产品,那为什么非要用蜀锦蜀绣?……咱们嘉祥的【鲁锦制造】可一点也不差啊!”
“如果贵公司想要借用皮影戏的材质、元素和表现方式去应用在包装升级上,那为什么不选择去孵化【泰山皮影戏】或者【泉城皮影戏】?……至不济,【沾化渔鼓戏】或者【定陶皮影戏】也成啊!”
“如果贵公司想要以紫陶为介质,去赋能产品包装或者干脆直接推动相关产业升级发展……就离贵公司不远的德州,【德州黑陶】又或者【ZB陶瓷】,同样是很好的载体啊!”
“还有,例如水文、东巴文之类的纯民族文化素材也就罢了,毕竟这是少数民族值得挖掘的宝藏,咱无话可说……但是,为什么贵公司连竹编都要去选择孵化巴渝地区的技艺?咱们的【博兴柳编】、【曹县柳编】,就真的差了?”
“除此外……”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这位领导进入了一种亢奋状态,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串齐鲁的非遗项目,其中甚至有一大半连万清漪这个齐鲁人都没听过——万女侠直接怀疑,这位领导直接把齐鲁所有的非遗项目或者曾经拿过去送选的非遗项目全部当着自己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