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命悬一线(1 / 2)

天朝丝路 香烟煨石头 2344 字 2022-01-23

千里追寻,需要战马保持持久的耐力,一人双骑,这是最标配的续航标准。

奇巴图老爹还特地预备了足够的皮绳,好在体力不支的时候,把自己捆绑在战马不至于散架。

年轻的时候钻帐篷钻的多了,就会被无数的花花草草掏空身子,人老了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可奈何。

奇巴图老爹虽然自己没有儿子,但他清楚,松山部落许多儿郎都是他留下的优良品种。

看着与他相貌一样的许多巴郎子长大成人,一种占有优先交配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是奇巴图极力想保全松山部落的主要动力所在。

权势和金钱主导了人类社会价值观的主流走向,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两千年以后的今天,类似的事情司空见惯不胜枚举,况且古代的游牧部落。

如果不是这一次事关重大,关乎松山部落三千多老少爷们的身家性命,老阿爸说啥也不会冒险玩命千里颠簸。

每一匹战马都配备了完整的马具——

供马使用的用品主要有:马鞍、马镫、笼头、衔铁和缰绳等;

供人使用的用品主要为:皮帽、马靴、马裤和马鞭等用品。

每一件都是精选后最终保留的东西,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单说高桥马鞍和马镫,这可是游牧民族最伟大的发明,这两样马具的出现,把骑兵的战力提高到步兵根本无法企及的高度,从而铸就了控弦之族冷兵器时代长达近两千年的辉煌。

马鞍和马镫是全套马具中继马嚼和缰绳之后最重要的发明。

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

但这种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长时间骑马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

因此这一时期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为步兵投入战场,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骑兵就是如此。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骑手的屁股、蛋蛋和大腿受不了长时间的颠簸蹂躏,毕竟都是血肉之躯,实在是不耐磨啊。

神马一夜七次郎,一次半小时纯粹是扯淡。

女娲造人的时候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她造人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受苦而不是享乐。

看过西游记的书友都知道,只要神仙犯了天条都会贬到人间受罪,神马九九六白加黑都要来一遍,旷工一日罚款三天工资,不想干滚蛋,顶替你人都排成了长龙。绝大多数人只能默默忍受血泪工厂主的盘剥,不然面临失业你吃翔都没热乎的,你以为人间是天堂啊!

秦代以前,骑兵的作用只是侦察、侧翼包抄、骚扰遮断、偷袭和追击,并不能成为作战主力,更不用提独立承担整个战役了。

孙膑对骑兵作战的叙述是:“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虚背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蓄,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

可见这一时期骑兵担任的只是辅助任务,没有鞍镫的骑兵只是二流兵种。

从需求促成发明的角度上讲,很难想象一个以稼穑为生的农耕民族会比终年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对此有更急切的需求。从而可以推断,最早发明鞍镫的荣誉应该属于匈奴等北方民族。

匈奴人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最先发明了马鞍马镫,可将马鞍马镫的各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