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安大惊失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仔细附身观察脚下的土地,与其他地方一模一样,看不出神马异常之处。
“先生,不用找了,入口很小,比碗口大不了多少,不铲掉表层草皮,我都不能确定它的准确位置。”
“那你们是如何操作的啊?”
“先生,您的脚下,我们并排开挖了两座葫芦状的大型储藏窖,不过入口放在了下面的缓坡之上。”
“成形以后,里面生火熏干,再用箍桶的法子镶嵌大青砖,糯米汁沟缝,非常坚固耐用;青砖背面砌一层防潮的木炭,干燥后留好入口和出粮口便可以储粮了。”
“储粮的时候一定要晒干,防止霉变。窖藏装满以后,入粮口地下三尺处用油布石板封口填埋,无迹可寻。”
“此法存粮,最少可保证十年不变质能食用,唯一的遗憾是保存期限长了口感就差点。”
“入口这么小,不成了吞粮食的貔貅吗,出库咋办呀?”
“出库更简单。”
十夫长笑呵呵说道:“先生,葫芦底部我们安装了有阀门的出口,不过现在掩埋了看不到,具体位置就在缓坡一丈高的地方。”
“出粮的时候挖开覆盖,接上一段牛皮缝制的溜槽,打开阀门,存粮就会喷涌而出,直接流淌到下面的晒场,用多少取多少,十分便捷隐秘。”
廖平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妙哉,妙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夫子诚不欺我也!”
两孔独具匠心的储藏窖,彰显了古代劳动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高超智慧。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在祁连山浅山荒漠地区的群众任然在传承了这个廉价而实用的储藏方法,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