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考量,但到底用哪个熨帖老夫也拿不准。
正好今日适逢其会,老夫厚颜想各位讨教,我们群策群力共同推敲,带拙作玉璧合拢完美无瑕后,另做答谢。”
说着话,老太君直接让管家福伯把卷轴挂到了正堂。
“《三字经》?!”
堂上一片哗然,一众大儒纷纷不顾形象的挤上前想先睹为快,正应了李清照的那句词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没有绝对的自信,古人除了老子,谁敢将自己的著作称之为“经”?!
从汉武帝起,朝廷采纳董仲舒建议,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战略,天下读书人都要研习四书五经。
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为历代儒客学子核心研习书经。
《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礼》恭俭庄敬,《易》洁静精微,《春秋》属词比事。
一篇启蒙之作就敢大言不惭的称“经”?
目之所及,大伙不约而同都将墙上悬挂的《三字经》读出声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一篇《三字经》读完满堂皆惊,堂上久久陷入了沉寂。
大道至简,朴实无华,三字经把这个哲理渲染的淋漓尽致。
震惊!一众大儒没想到德馨先生另辟蹊径,不声不响竟然在蒙学一道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三字经》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学习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的确担当得起一个“经”字!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通俗易懂,最适合蒙童启蒙。”
…………
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没有虚与委蛇,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太子太傅蒋梦麟大儒率众人作揖长拜:“德公在上,请受我等一拜。
三百千一出,无疑是蒙学无人撼动的三座大山,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再多的溢美之词也显得苍白。”
老太君急忙上前阻挡众人:“不敢当,不敢当,各位都是学问大家,只是攻读的方向不同而已,某同样仰慕已久。
况且《三字经》还有几处上下衔接不流畅,虽然老朽已经选择了几个典故,但到底用哪个比较贴切,到现在我也犹豫不定。今日正好向各位求教,我们共同商议敲定,也不失为一桩文坛佳话。”
老而成精,顺水推舟把堂上的各位大儒拉入了他的阵营,以这年头文人的清贵,绝不担心像后世学者呕心沥血经历千万次枯燥的试验,好不容易才搞出一项创新学术论文,结果甲乙丙丁领导纷纷跑出来靠前挂名,自己最后只落得个排序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