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旎,难得酣畅淋漓的夜,没有被任何事情打扰。
第二天,真王府所有人都在门口,送真王一家人离京去巴中。
真王府门口也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都是听说真王被皇上派往巴中,特意赶来送真王他们一程的。
巴中凶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官员贪生怕死,百姓也敢怒不敢言。但关键时刻,真王站了出来,百姓自然感恩戴德。
在听说,真王此次,将妻儿都一起带到巴中的时候。百姓更是传颂,真王此举是为了表示必胜的决心。
是啊,谁敢拿自己的妻儿性命做赌注?若没有必死、必胜的决心,真王又怎么会带王妃和孩子一起同行呢。
朱熹也没有想到,因为宋翊坚持要带着孩子一起去巴中,却被百姓脑补出了那些的传言。
不过,这样也好。若此次能从巴中平安回来,将来皇帝兑现与自己的三个条件时,阻力也会少一些。
真王府老夫人带着大房和二房众位在门口,看着真王和真王妃他们上了马车。
老夫人脸上冷肃的表情一直没有变过,其他人也并没有,亲人此行去凶险地方而担忧的表情,仿佛在看陌生人一般,都是虚伪的客套。
真王朱熹和王妃宋翊并不在乎真王府的这些“亲人”,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要来亲自送他们离京,也是害怕他们此行若真的回不来,到时候老夫人这些人会被百姓痛骂毫无亲情。
还好,宋翊并没有亲人,只有一位桂妈妈,真的为了他们而难过,宋翊好言好语才将桂妈妈的眼泪说停了。在桂妈妈依依不舍的眼神中,宋翊终于上了马车,和两个孩子一起进了马车内。
“走”真王朱熹一声令下,一行百余人的队伍浩浩汤汤向城门出发。
因为此次随心还带着朝廷准备的粮草物资,押送队伍都是精锐部队,宋翊他们的安全也无需担心。
一行人出了城门,直奔巴中而去。这一走,便是月余。越接近巴中,景色越萧条,气氛也越紧张。
到了巴蜀境内,便随处可见大小关卡,守卫士兵都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