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显得异常平静。
千里马疾驰。
躺在马车当中,望着一张张请帖,许清宵静静地思索一些事情。
再有不到一天的时间,自己就要到京城了。
去了京城,第一件事情不是面圣,毕竟面圣是需要等皇帝召见自己,自己主动过去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见各位国公。
安国公、齐国公、信国公、李国公、还有徐国公,一共有五位国公邀请自己过去坐一坐。
第一个肯定是要去安国公家中,毕竟安国公在朝堂帮了自己不少,无论出于任何目的,自己必须要过去感谢。
齐国公和信国公,早些日子已经邀请过,这次又发来请帖,也不可能不去。
至于李国公和徐国公,许清宵未曾接触任何,只是这次送来了帖子罢了。
大魏王朝一共有九位国公,抛开最开始的六公,后面的三位国公,都是跟随武帝北伐赢得的地位。
这三位国公分别是,卢国功,恒国公,越国公。
也是这三位没有给自己发来请帖,没有发来请帖许清宵倒不觉得不受尊重,反而这是常态。
再者若是真发来了请帖,同时被九位国公青睐,也不是一件好事。
别看都是武官,可武官也分细小势力,如今抱成一团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北伐吗?
毕竟盛世文官,乱世武将,若能北伐,他们也可以为后代子孙建立更多功勋,也可以让后代子孙去建立功勋。
自大魏建国初始,只有三个国公可以世袭罔替,可如今过了几百年,这三位国公后人全没了。
自此国公爵位,都不能世袭罔替,后代人层层递减。
武将爵位,靠的就是打仗,太平盛世那就是文官天下,所以这帮武将集合在一起,图谋的是什么?
北伐功勋罢了。
当然也有仇恨在其中,这一点不可否认,可更多的还是功勋,一旦儿孙有了功勋,老一辈的人也就可以安心走了。
最起码五代不会有任何差池,这也是为何武将们非要主张北伐的原因,涉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哪怕明知道不适合北伐,可还是坚持。
但北伐能不能成,现在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自然武官集团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手准备是可以北伐,那就去建立功勋,一手准备是不可以北伐,就必须要做好方方面面的考虑了。
所以得到九位国公的青睐,并不一定是好事,没了北伐,这武官直接的利益争斗也会瞬间暴露出来。
至于文官就更别说了,一直打压北伐之策,明面上为的是天下百姓,可实际上还是为了权力,一旦不打仗了,大魏彻底进入休养状态,那接下来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就是文官来处理。
武将直接边缘化,该养老的去养老,该安享晚年的去安享晚年,后代子孙去军营随便混,等有需要再喊你们回来。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而自己,现在面临的就是一件事情。
主兵伐!
亦或者。
主休养?
毫无疑问,自己肯定是主张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回暖才是王道,可这番话绝对不能说出去,一说出去,整个武将集团要来找自己麻烦了。
本来就得罪了儒官一脉,现在要是把武将一脉也给得罪了,那就没必要玩了。
加入东明会也于事无补,以目前情况来说,只要北伐之事不盖棺定论,那么东明会就没什么很大的奔头。
想闹也闹不起来,不如安安心心养精蓄锐,等北伐之事盖棺定论,他们再跳出来蹦跶。
再者东明会也不蠢,不会拉拢一个被文武针对的官员入圈,剩下最后一股势力就更别说了,本身就是小透明,就算想保自己也没用。
总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