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写给八零后的《匆匆那年》【4k,求保底月票!】(3 / 4)

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你要不夺得第一,看我下学期怎么收拾你。

得!

看来这夺冠还是势在必行咯。

不过时间还足够,问题不大。

辰尘和伍宇恒也和各自的班导说明了情况,请了一段时间的假,一个宿舍集体前往拍摄地点。

不这么赶不行啊,易星星和刘子墨催的可紧了。

李想一帮人正在剧组忙着拍摄。

……

……

时间一晃,到了六一儿童节。

新华书店的大门前,大排长龙。

队伍里一部分是方凌涵的粉丝,一部分是李想的粉丝。

刀神第一次涉猎青春文学,谁不想看啊?

当天销售异常火爆。

第一天各地数据统计整理出结果后。

方凌涵凭借他在青春文学深耕多年大实力,无论是销量还是数据都保持着领先。

但领先的程度很微弱,李想随时有超过他的可能。

好在他早有安排,从六一开始方凌涵便准备在全国多地举办签售会。

努力扩大影响力!

……

……

别墅卧室内。

陆安静这位有些社恐的三坑少女,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终于将《匆匆那年》买到手。

她盘腿坐在凉席上,身旁摆着西瓜,陆安静看着手中的匆匆那年笑道:

“不知道这次刀神会写出什么样的故事,真是期待啊。”

迅速拆开包装,翻开第一页。

序言

我觉得我们可能是挺特殊的一代。

这种特殊不是说多值得炫耀,而是某种介于年代、历史、命运之间的特色。

我们在贫与富的边界上走过,

在自由与约束的边界上走过,

在纯良与邪恶的边界上走过,

在闭塞与开放的边界上走过,

在金钱与财富的边界上走过,

在道德与道义的边界上走过,

在世纪与时代的边界上走过。

甚至在我们出生之前,长辈们可能就先决定了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于是更加成就了这种特色。

……

每个人都有青春,

每个青春都有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遗憾,

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

我们也不例外。

如果你是1980年以后生人,那么看这篇文章的你,

16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那时同学少年的名字还能一字不差地念出来吗?

有喜欢的人吗?

那个人现在还有联系吗?

是否还在一个城市?

交往过吗?

分手了吗?

是因为太小所以喜欢得太短暂?

还是因为根本不懂而无意伤害?

当初牵着的手如今握紧了谁?

偶尔还会想念吗?

偷偷发过誓吗?

实现了吗?

还是……已经全部忘了?

问这些的时候,我又不自觉地想起方茴,想起陈寻。

想起很多很文艺但很实在,很伤感但又很不想忘记的事。

这是个关于我们的故事,是转眼匆匆那年的事。

如果一起经历,或尚有所感;

如果正在怀念,或打算回忆;

如果曾经落泪,或不曾忘记;

如果已经不屑,或正要抛弃,

那么,请坐下来,待上那么一会儿,听我慢慢讲述……

“嗯?”

开头的序言,就惊呆了陆安静……

刀神这次的匆匆那年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