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今天他主动担任了讲解员的角色。
吴石刚说:“我们过去曾经使用过冷分解洗涤法工艺,将含有钾镁钠锂的浓盐水抽入规划好的盐田,经过日晒析出钠盐,去除钠盐后的卤水通过洗涤、干燥就能得到成品氯化钾。
这种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但是钾的资源利用率太低,钠盐用不掉只能遗弃,对资源是一种浪费。”
这时,吴石刚指着车间内的
卤水池说:“
王总的钾盐厂,采用的是冷分解浮选法工艺。
盐田日晒得到的光卤石加水溶解,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饱和卤水,这里面其实是含有氯化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颗粒。”
走了几步后,吴石刚说:“饱和卤水,进入这个池子后,加入一种浮选剂,我们使用的是盐酸十八胺。
理论上十八胺只对氯化钾发生作用,氯化钾会被捕获浮出液面。”
往前走了几十米,果然看到液面上浮起黄白色的泡沫。
在池子的尽头,是一个滚动的轴滚,轴滚上包覆的毛布托起泡沫与溶液分离,向前方传送,溶液渗过毛布,滴到下边的集液池里。
毛布带着氯化钾泡沫前行,转到尽头滑到另一个池子里。
吴石刚指着这个池子说:“这个可以称之为氯化钾精矿,纯度在70到80。”
走了几步后,就看到氯化钾精矿池里被加入一种液体。
吴石刚说:“这个管子流出的就是水,将氯化钾洗涤一遍,最后烘干,得到95的氯化钾。”
吴石刚停住脚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方法,工艺并不复杂,技术容易掌握,生产比较稳定,盐湖这边的几十家钾盐厂都开始使用这种工艺。
不过,这种方法对钾的收得率不高,大概在50左右。而且,得到的氯化钾品相不好,大粒度少,跟国外进口产品差距较大。”
吴石刚继续着他的讲解:“我们准备更新的技术是,在现有工序中加入浓密增稠、离心过滤、洗涤过滤、以及筛分等工序。
已经进行过小试,得到的产品粒度粗,外观效果好,但是程序较为复杂,结晶过程掌控难度大。
还有就是,需要的设备较多,投资大。”
走完流程,走出车间,陈立东问:“这个厂,产能是10万吨?”
王玉顺说:“勉强干到10万。”
陈立东问:“周边那些厂子产能多大?”
王玉顺说:“大的两三万吨,小的七八千吨。”
陈立东看向远处正在施工的车间说:“那里是在建的镁厂?”
王玉顺说:“是啊。现在是生产1吨钾,就要扔掉10吨镁,可惜啊。
在吴工的建议下,我们就上了那个车间。”
回到办公楼里,在一个会客室落座后。陈立东说:“各位领导,在来的路上,吴老师跟我说过,噶尔穆的发展都是自己干出来的,从一穷二白,从无到有。
我十分钦佩大家这样战天斗地的好汉。
吴老师动员我过来,是因为我们东华有资本,有这个能力,想让我们投资,支持钾镁生产事业。
不谦虚的说,东华真的有这个能力。
东华靠海临港,交通便利,人员密集,积累资金和技术相对容易。
这几年我们靠着钢铁、机械,迅速崛起。
可是跟你们比起来,更懂得创业不易。
跟你们比,东华差的很多,不是钱赚的不够,而是对国家的贡献不够。
所以,我们东华人正在一路向西,向各位前辈靠拢。
前年,我们投巨资处理鹿钢尾矿库,消除了隐患,带动了稀土产业发展。
去年,我们收购了韩江钢铁厂,增上了炼钢,企业正在恢复活力。
洪涝过后,我们与秦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