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搞随身听(1 / 3)

拿在陈立东手里的,是一件电子产品,长方形、银白色外壳,很精致的样子,是啥呢?

这东西叫做随身d播放器。

d全称i disc,中文称呼是迷你磁光盘,陈立东手里拿的是索尼牌子的。

随声听,最早是磁带机,接着是cd机,现在流行d机,之后就是......

d机也可以象cd一样换盘片,d盘片很小,通常见到的直径为6.4。

常规的d盘片只能储存140或者160的数据,而cd可以储存640或者740。

哪为什么要搞d呢?因为d机读写更方便。

d由于采用了特别开发的磁头、激光头、机械部件,它的盘片也可以进行录制,有音频输入和麦克风输入两种方式。

d机的音质稍低于cd音质,但足以满足非专业音乐爱好者的要求,又有较为可靠的数据存储期,还具有磁带机的可重复擦写功能。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可以简单地认为d机是cd机和磁带机的中和体。

d机再发展下去就是p3。

p3,通常指用来播放p3格式音乐的随身听。

但严格来说,p3是一种音乐格式,全称是peg1 audio yer 3,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压缩格式。

注意,这种格式是日曼国一队工程师发明的标准化格式,属于有损压缩格式。

有损,指的是在编码时丢掉了音频数据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从而得到了数据小得多的文件。

为什么要压缩格式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电子产品的存储、传输能力有限。

在一个电脑硬盘只有640大小的年代,很难想象一首几十的曲子怎么在个人电脑或者网络上流行起来。

而经过压缩后,一首歌的大小在1.5到7,经常见到的是4.5,这就适合上传和下载了。

在1995年7月的时候,日曼国这些工程师们在网络上发布了第一款实时播放软件p3播放器:py3,电脑用户下载播放器后,还能从他们的网站上下载这种格式的音乐,还能打开网页,在这个网站上实时播放网站上的音乐,当网络传输速度大于每秒100kbit的时候,非专业的耳朵也能获得不错的音乐体验。

以上就是说,p3格式的播放软件已经出现在网络,流行音乐在p3专业网站上出现并传播,哦,也叫被盗版。

甚至,cd机、vcd机已经能够播放p3格式的文件。

一些音乐光盘专门收集、压缩p3格式的歌曲。

但是在1997年初,还没有出现专门播放p3格式音乐的随身听。

p3随声听,历史上要到1997年底才会被棒子国的文光洙和黄鼎夏发明出来,到1998年成熟的电子产品开始上市。

陈立东当然不知道这些,但是他知道有这么一款随身听,也算业余歌手的他,想当年就买过这东西。

后世1998年秋天,他和小伙伴们去爬泰山,就把新买的p3随身听丢在了半山腰。

说远了,回到东华科技燕京公司的会议室。

对陈立东手里的d多数人见过,张学东自然第一个捧哏:

“这是索尼的随身听,你拿的这个,看大小应该是d机。”

&nood,我们接下来要研究一款新架构的随身听。”

“我说一下大致的思路,开发一款更小的随身听,用p3格式的播放器,抛弃光盘,用闪存存储器。

简单的说,就是做成一款专门播放p3音乐的优盘。

诸位,按这个思路搞研发,是不是很容易。

那么,我就不再废话,开干吧!”

陈立东以为,这个研发项目肯定收获众人的强烈拥护,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