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清教徒立国的嘛。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清教徒,事实上,这些清教徒真的很容易理解。 那就是…… 什么都不用干,最后都看上帝的。 真的是这样,许多人可能不了解这种心态,但最初的美国人确实就是这样。 只不过,后来出现了一个文豪,就是富兰克林……对了,就是那个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放风筝那个。 他其实是个全才,不光是会搞这个东西,而最重要的是,他起草了《独立宣言》,而且,还是美国公认的第一个文豪。 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这个人到底写了什么。 这就对了,不是我们的知识面不够,而是他留下的作品实在是少。 除了《独立宣言》,那剩下的就是一部有趣的小段子集《穷查理历书》。 关键,就在于这个《穷查理历书》。 这个书里面就是各种小故事小段子,但里面有一个核心思想。 等上帝审判也好,等什么什么也好,可是,人活着得赚钱啊。 富兰克林就是因为写了这么一本书,他就成了文豪,可见这本书对美国人有多大的影响。 算是给他们,过日子等审判的这么一个人生,增加了许多的东西。 所以,《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本身在美国人看来,这简直是太棒了,这就是清教徒应该做的一生。 你只管去做,只管去跑,只管去傻不拉几的去干任何事情。 最终都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美国人当然喜欢了。 可是《肖申克的救赎》呢? 这部电影里面的主角,跟阿甘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 两个人简直就是对立面的两个人。 一个是智商非常低,一根筋的家伙,一个是非常聪明,凭借各种巧妙的招法,最后逃脱升天。 有趣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主角,但在这次奥斯卡上,竟然都被喜欢。 而更有趣的是《肖申克的救赎》里面要表达的一个核心的东西。 自由。 确实就是自由,但是在美国这个自由,或者说就英语里的自由,并不单单只是一个freedom。 还有一个词儿,了解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就会懂,这个女神像用的就不是freedom。 liberty。 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肖申克的救赎》最后不应该喊freedom,他应该喊的是liberty。 liberty是某种条件下的自由,在当今社会,就是在法律保护之下的自由。 很明显,在美国这个国家里,liberty才是自由的真相。 在这里得遵守法律,在法律之下才有自由。 于是乎,这便有了《肖申克的救赎》更加能代表美国的说法。 烂番茄上的评论,能出这种评论,实际上就很是说明问题。 必然有真正的精英在这里混迹。 而这,事实上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向。 没错,没过多久,岩田武就给库班打了电话。 “韦恩斯坦兄弟他们怎么搞,那也不能乱了我们都节奏。” “那我们的节奏是……” “利用这次机会,多跟一些专业的影评人,以及记者什么的搞好关系。” “哦,意思就是……” “可以给他们开专栏,或者进行一些认证,把他们绑在我们的网站上。” “那得给钱的吧?” “当然了,但,只要不比报社给的少,就可以了吧。” “我懂了!” 胖子很快就明白老板的意思了。 对呀! 就应该这么搞呀! 我们这个烂番茄,名字虽然烂,可是,咱们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