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一)(1 / 5)

第三十七章 幽冥殿成名借阴兵 火焰场魔方驱鬼魂(一)

且说当日立姓逼杀高渐离,携高渐离人头返回咸阳宫。秦皇嬴政本来已对高渐离恨之入骨,只因爱惜高渐离才华才不杀他,如今高渐离在庆典之上出尽洋相,居然胆敢行刺自己,丢尽秦国脸面,嬴政对高渐离已深恶痛绝,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此时却突然冒出一个成名,在众目睽睽之下劫走高渐离,搅乱庆典大会,嬴政惊骇无比,怒不可遏,这一切皆因立姓引狼入室,嬴政将罪责归立姓身上,立姓深知其中利害,想要在咸阳宫混下去必须洗脱罪责,故不惜一切代价杀了高渐离,与哥哥成名反目成仇也在所不惜。及至立姓带回高渐离尸首,嬴政怒气稍减,对立姓却仍心有芥蒂。

庆国大典已毕,嬴政清算旧账,凡旧日与高渐离往来之人皆脱不了干系,要么被杀,要么流放,前后波及四百余人,一时间人心惶惶,就连远在旧楚之地的刘太公一家也未能幸免,只因昔日刘太公收留高渐离,便被冠以窝藏逆贼莫须有罪名打压收拾,刘太公上下打点,算是保住一家大小,为避灾祸,又数次举家搬迁,后在沛县勉强存活下来,偌大家业随之没落,其孙女也郁郁而终,正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刘太公因遇高渐离而招致横祸,可谓大不幸。

再说当日黄金台上诸子论道,因儒生淳于越顶撞无礼李斯,而且还与李斯政见大相径庭,李斯十分着恼,暗恨于心,遂告淳于越一众儒生妖言惑众,扰乱人心,要赢政将淳于越一干儒生速速处死,以正视听,赢政此时却表现地十分大度,言道国家刚刚建立,胡乱杀人未免寒了世人的心,淳于越也是为了秦国更好的发展,他的初衷是好的,虽然言语有失,罪不至死,逐出咸阳宫便是。李斯见秦皇不听劝告,便前去找立姓出面,要他一起去打动赢政。却说立姓因哥哥成名闹这么一出,多年苦心经营的权势地位动摇不定,眼看毁于一旦,纵然好友李斯求助,自知此时不受赢政待见,自己说话根本没有分量,又怎肯为了李斯惹皇帝烦心,自找不痛快,便拒绝了李斯。李斯见立姓不肯帮忙,没有办法,只好依赢政之言将淳于越一干儒生赶出咸阳宫,纵然如此,李斯仍不甘心,又劝赢政焚毁儒家书籍,这样儒生便没有了精神支柱,从根本上断绝了儒生知识来源,诸如淳于越之流这些小丑便不能乱嚼舌根,混淆视听。赢政一想正是如此,命李斯着手执行,李斯遂传令全国,尽收天下之书,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书籍,一一销毁,凡敢有私藏者,抄家灭族。

却说淳于越一众被逐出咸阳,淳于越不知是赢政开恩放了他们,还道赢政暴虐无良,闭塞耳目,见儒家学说不被接受,心生怨恨,便到处说赢政的坏话,诋毁诽谤赢政,又借高渐离风波说事,向世人传播皇帝如何荒淫无道,如何暴虐残忍,儒家一派巧言善辩,能说会道,善于颠倒黑白,又以仁义之名自居,世人本愚昧无知,怎能明辨是非,渐渐信以为真,后李斯收缴天下书籍,有学识渊博,明辨事理之人见皇帝做此行径,亦痛心疾首,受淳于越之流影响,也偏信了儒家之言,被蒙蔽其中,认为秦皇是一个大坏蛋,当真儒生误世不浅。

嬴政虽非暴戾君主,也算将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有一事始终无法释怀,恪恪追求,那便是痴迷长生。自赢政梦到太岁,先是命立姓前去南疆寻找,而立姓南疆之行无疾而终,未能带回太岁宝物,虽立姓说得头头是道,嬴政对立姓说的话也信了一大半,可赢政更相信自己的梦,认为那是上天带来的启示和征兆,嬴政仍不死心,总以为南疆大地必定藏有宝物,便暗中做好准备,令军队待命,随时开进南疆,一举征服南疆大地,便可以为所以为在南疆寻找宝物。毕竟南疆之地面积颇大,不属于自己的地盘,再者立姓已经去过,立姓势头正旺,若冒然与南疆开战,于立姓不美,他恐怕不会死心塌地替自己卖命,嬴政在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