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外面还能看到贴在墙上抱着鱼的“年年有余”胖娃娃年画,有些人家门还锁的紧紧的,似有常来的痕迹……
从胡同口开始,花璟末在心里就跟那里旧日的乡邻一一打了招呼村口的胖婶,脾气是不是依然暴躁?在我们偷摘她家枣子被发现的时候,她不知怎么号令、组织那套了几个“游泳圈”的身体,竟然动作敏捷地追赶我们,吓得我们四散而逃。
第二家是狗娃家,他一年四季都挂着两行鼻涕面条,孩子们戏称他为“鼻涕大王”。长大了,才知道,流鼻涕是病毒排泄。他们几个同学聚在一起,都戏谑狗娃,如果不是常流鼻涕,他早都跟着感冒病毒去阎王爷那里销号去了。
现在的狗娃不知道再来这个胡同转了没有,他是不是应该也来一场怀旧之旅,等等自己早已落下的灵魂?
因为,花璟末知道,长大后的狗娃长出息了,成为了双福市赫赫有名的某驾校校长,屁股下面可是压了几台车……
第三家是彩霞家,自己的一个女伙伴,记得小时候他和彩霞、彩霞他弟,还有几个小朋友,一起在他们家玩过家家的游戏。
有一次,布谷鸟“姑姑——等姑姑——等”的声音在正午时分,从一棵高树上传来,他们几个小伙伴中的一个人,就讲起了老人哄孩子的故事
有一只布谷鸟带着它的小侄子出来寻食,被正午时分出来活动的杀人鸟逮住了,绑在一棵大树上,它的小侄子逃脱了,边飞边啼叫
“姑姑——等,姑姑——等,等我去找救兵来救你!”
在他们小小的脑海中,果真就出现了一个被绑在树上的布谷鸟,和一只去搬救兵的布谷鸟。而且,他们孩子中间流传着一句话正午时分,不能一个人去荒郊野外去玩,那个时候有杀人鸟、妖魔鬼怪出没,会把孩子的魂勾去。
说起勾魂的事,花璟末想到小时候,有一次给邻居小兵叫魂的事。
记得,小兵感冒发热了好几天,大人们就有人出主意——给他叫魂。这个事情,必须有几个人合作来完成。
首先,小兵要躺在床上,身边要有老年人守着。
其次,得找三个人,来完成叫魂的所有流程。小时候的花璟末,神秘而刺激地参加了这次封建迷信活动。
记得,小兵的姐姐云儿要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个碗,一支筷子,要边走边敲着碗沿,传出——叮叮叮、叮叮叮……
中间是小兵的妈妈,她要紧随云儿之后,边走边喊“小兵,回来——小兵,回来——”
后面是花璟末,他要充当的是小兵魂灵的角色,紧跟小兵妈妈身后,边走边应
“回来了——回来了——”
最后,他们要跟着小云的姐姐在大门口左三圈、右三圈地走完,三个人再走回到小兵的床前,算是有始有终地完成了“叫魂”仪式。
打那以后,不知道是感冒周期到了?是药物起了作用?还是叫魂后的心理作用?总之,小兵又活蹦乱跳了起来。
花璟末在静静的月光下,目睹着满目疮痍,回想着童年趣事,竟然有感而发,遂吟诗一首,这是时隔二十年之后,写的第一首诗
我家门前的旧胡同——花璟末
一条胡同
一棵枯树
当“新农村”一阵风地刮来
一家两家地搬离
一叶两叶地飘落
直到不见炊烟
直到片叶不留
唯有孤独蔓延
唯有寂寞滋生
命运,何其相似
我家门前的胡同
最先落入尘网
荒草是经线
枯叶是纬线
密密麻麻地织就了
孤寂的巢穴
颓废的高地
我家门前的胡同
曾闯进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