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站在窗前良久,黄琼才搓了搓被寒风吹得有些冻僵的脸。将窗子重新关好后,返回自己的书案,只是那道原本要写奏折,却是最终还是没有动笔。他决定,还是先看看皇帝那边,与桂林郡王府交涉的情况再说。
虽说黄琼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上书,但有一点他还真没有说错。在得知英王府拿出了大笔的粮食与冬衣,接济外城无衣无粮的流民之后。内城原本只是做做样子的各家府邸,这施粥的力度一下子大了起来。原本稀得能照出人影来的稀粥,一下子粘稠了不少。
捐赠的冬衣数量,也一下子多了几倍。有些对朝中局势敏感一些的权贵府邸,还派人从流民区招了不少原本自家根本用不到的工。原本除了少量施粥之外,基本上无动于衷的京兆府。也行动火速起来,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从流民区招了大批人清扫城内积雪。
也许是想要表面支持黄琼的态度,永王这次更加的大方。在听说英王府足足拿出了四千贯的粮食与冬衣之后,永王府当天就动了起来。不仅在原有一千贯的粮食和冬衣上,又足足拿出两千贯的粮食和冬衣,还组织了流民中有一些手艺的人,将外城被雪压垮的破屋修了修。
虽说不可能修的便是太好,可至少将那些被雪压垮房顶,都修缮了一下,让那些破败的房子勉强都能住人了。这一点,倒是让黄琼有些感到意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永王居然如此的细心。只是后来黄琼才听说,这事与永王就无关,都是自己那位未来七嫂张罗的。
原本按照永王那种懒得去琢磨的心思,直接将钱发给流民就算了。但黄琼的那位七嫂,却是坚决不同意。别看永王在别的地方花钱,这位未来的永王妃控制的不是一般严。但在这件事情上,黄琼的这位七嫂可谓支持得紧。
不仅将钱都换成了粮食,将永王府奴才去年的冬衣都拿了出来。甚至还拿出了自己一部分嫁妆,并组织了自己一些手帕交将体己钱拿出来,一并的都添置到了里面。这次修缮房子的主意,也是黄琼这位七嫂想到的。这让黄琼无疑对自己这位七嫂,更是高看了一眼。
在黄琼与永王的带动之下,城内的各家王府除了宋王府,依旧一毛不拔之外。其余的倒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就连那位一向只进不出,靠着生孩子的办法从皇帝那里骗赏赐的沈王,居然也大方的拿出了一千贯的粮食与冬衣发放。
至于黄琼的那位未来岳父,在听到诸皇子都动了起来之后,倒也做的没有太过于吝啬。也拿出了几千贯的钱,购买粮食与冬衣派人施舍。只不过黄琼的这位岳父,在这一点上做的很聪明。桂林郡王府拿出的钱物,并未超过诸皇子的数量,更没有超过英王府。
当然,城内的王公权贵这次力度如此之大,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在拍黄琼的马屁。这些人都不傻,朝中的形势看得很清楚。眼下太子虽说还没有被明诏废掉,可从眼下的态势来看,这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而大行皇后所出的其余三子,皆已经身死,就连爵位都被废除。
可以说,皇帝膝下现在有资格问鼎储君之位的皇子,就剩下这位出宫才一年,便异军突起成了皇子之中后起之秀的英王。当然,还有那个宋王。可从皇帝在郑州与汝州叛乱后,对待二王的态度来看,这位英王明显更占据上风。
那些权贵之家,那家当家的家主,不是在油锅里面打过多少次滚老油条?这个时候,不拍这位也许明儿便是新储君的新宠马屁,那还等到什么时候?难道还等到人家继承大位之后,自己再上赶着去捧马脚?只是到那个时候,恐怕黄花菜都凉透了。
在整个京城大部分权贵府邸,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情况之下。那些涌入京兆的流民,大部分都有了冬衣,可以熬过这次的寒冬。更有不少的人,还借着这次机会找到了工作。虽说也就勉强混一温饱,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