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来自归元帝国,不知老者现在,可推算出我来此的目的。”
北冥子露出微笑道:“原来是帝国中的贵人,只是不知,阁下与帝国的君上是何种关系?还是说,你就是君王元成。”
望气术?还是想要试探我?
元成微闭着眼睛,轻笑道:“老先生说笑了,我怎么可能是帝国的王上,看来是老先生看走眼了。”
北冥子笑而不语,元成也平静以待,两人对视片刻。
北冥子道:“阁下的来意,老夫也清楚,帝国想要重现‘诸子百家争鸣’的辉煌,邀请百家重聚咸阳城,将百家思想宣策天下,此等天下大事,老夫早有察觉。”
“不过,阁下是如何看待‘道’?又是如何看待‘道家’的呢?”
元成沉思片刻道:“道,便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固可曰:道。
总结而言,便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北冥子满意的扶着白须,吐出一字:“妙!”
一旁的晓梦也赞同道:“不错!道法自然,一切事物的生存还是毁灭都有其定数,春生秋死的寒蝉又如何,八千年春秋的大椿又如何,在自然时间面前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元成继续道:“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北冥子道:“善!那阁下如何看待道家正准备开始的‘天人之争’呢。”
元成知道,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以柔弱因循为道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因为对道和无为的理解不同,所以内部又划分为不同派别,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心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或偏于隐世等。
如今的天人之争,也是属于此等范畴。
元成道:“人宗主张以人为本,以人心体天道,而天宗则是超然物外独尊天道,但总的来说都是信奉天道。
而人宗想掌握超越凡人的力量,以外物修道,虽然有些急功近利,看似有些难逃魔障,但是,人定胜天。
外物也好,顿悟天道也罢,总归是不同的修道方向而已。”
北冥子沉默不语,一旁的赤松子浑然不动,继续闭眼静思。
晓梦道:“所以,阁下是认为人宗的做法未错?”
元成道:“对错?呵呵,有意思,这个世上哪有什么对错,只不过是以己度人,自以为是罢了。
天人之约,妙台观剑,由胜者执掌雪霁,道家先辈们就是想要避免无谓的义理之争,导致天人两宗自相残杀。
当然,天人之约,也是为了让天宗和人宗互相印证探索,而不是为了分出一个熟为正道?熟为邪道而已。
谁对谁错?谁正谁邪?谁才是误入歧途的一方?你们真的能万分肯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