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拜之为师,学了吴景鸾的“青鸟术”,对家里的阳宅穴地逐一检讨。
往来经商于歙、徽、婺、鄱、乐之间,被鄱阳城的繁荣所吸引,遂起意迁居鄱阳。发现鄱阳东十公里处的“滃潭”是块宝地,“滃港舟数来往,爱其山水环汇,可卜宅兆”,就刻意结交当地的雷姓长老谋制。
经过多年的谋划和交涉,达到了买地建房、举家迁居滃港村的目的。尔后随家业的发展,再向鄱阳城里搬迁,实现了他迁居鄱阳城里的大愿,享年七十三岁,立遗嘱“葬我必滃港仓下,子孙当青紫不绝”。
结果应验了过了十六年,是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洪晧的伯父洪彦升,考中进士,官至太中大夫、秦国公。
接着,洪晧与洪皎同中进士。晧生八子,其中适、遵、迈都位至公侯,长子洪适官至枢密使,次子洪遵官至同知枢密事,三子洪迈官至端明殿大学士。因为这三人很有名气,就被后世的人称为“三洪”。
一门三宰相,而且是亲兄弟三个,这可不是什么巧合以及血统问题,就算皇帝的兄弟们,也从没有出现三兄弟都当宰相的事例,三洪之事真可谓旷古绝今。洪士良孙辈官者七人、曾孙辈官者二十六人,仍方兴未艾。
看起来,洪士良师从吴景鸾所学青鸟术,好生厉害。
吴景鸾当然厉害啦,此人乃仁宗庆历年间的司天监正。吴景鸾之父吴克诚,师从华山陈抟老祖,即陈希夷。
庆历间朝廷诏选阴阳学者,郡学举荐吴景鸾。吴景鸾入京,入对称旨,授司天监正。
然而没多久,以上奏“牛头山山陵议状”奏言过直获罪。
他奏称“坤风侧射,厄当国毋。离宫坎水直流,祸应至尊下殿。”
天子不悦,把他下狱。后来因为皇帝晏驾遇赦。
1127年“靖康之变”发生,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果然证明吴景鸾没错。吴景鸾后弃仕途,修真于天门西岸白云山洞。往来饶、信二州,数处同日皆有其迹。治平初端坐而逝。
吴景鸾,字仲翔,饶州德兴人,其父吴克诚。
他们父子都是晚唐名将吴昂后裔。吴昂乃平凉郡公吴彝长子,吴昂以芙蓉县尉起家,在晚唐累官至潭州刺史,官阶为忠武将军,爵至德兴侯。
其封地德兴县在饶州,故而建府德兴,子孙在此繁衍。吴克诚乃德兴侯吴昂的七世孙,即仍孙。吴昂是吴克诚的太祖,是吴景鸾的远祖。
商天之上的中帅吴公鼎是吴昂的高祖,吴景鸾是吴公鼎的十二世孙。
洪士良除了师从吴景鸾,早年的商门师父范陵,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后裔,范陵的玄孙范成大,比洪适小九岁。此时与洪适同朝为官,现为尚书吏部员外郎,也站在百官班位之内。
大庆殿中,副宰相洪适看岳衡发怒,颔首支持,难道他就不怕孝宗将岳衡的脑袋揪下来吗?
不会的,廷争在唐太宗以来,不会有什么重罪,顶多就是个贬官夺爵。这对于那些脾气大的忠奸双方,为了捍卫各自利益,没什么致命威胁。
宋代实行军政民政皆用文人主宰,文人之间引经据典的廷争尤其激烈,太祖之际就立下规矩,凡为了江山社稷而进行赤胆忠心的廷争,一律不得加罪,并且申明不斩士大夫。
就算南宋秦桧当权,也时时刻刻都有大臣猛烈炮轰。
而不像秦二世之际的赵高,指鹿为马,朝堂上无人吱声。
更不像明代朱元璋之后,廷争的结果是下狱,甚至剥皮抽筋。
至于晚清慈禧,更是满朝禁声,天下全凭她一个老妖婆瞎指挥。
因而,宋代造就了后世史家所谓的第二次百家争鸣,的确不是高抬。
岳衡迎着龙大渊,两下顶着走。
孝宗大惊,怒喝道“大胆龙大渊,还不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