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义。
大哥吕途,字登用,兰州金城县人。德宗朝贞元三年(787年)丁卯生,今年三十五岁,属兔。出身军门,因战功入朝为卫将军,出而授石州刺史。妻崔氏,乃大唐名门望族崔家的闺秀,育有一子一女。妾王氏,庶子两人。
小弟尤统,字总领,潮州潮阳县人。德宗朝贞元十年甲戌生,二十八岁,属狗。出身军门,曾任蔡州沙口津令。妻迟氏,育有三女,因吴元济叛乱,母女流落江湖。
当场又叫出吕老爷、老太太。互相对双方父母磕头,都叫爹娘。
吕刺史的孩子们也都来拜过叔父。尤统拜过两位嫂嫂。
当晚饮酒至深夜,方才睡去。
次日,辞别吕刺史,随父母到北川乡。进入家中,看见伴童、侍女,都是昔日蔡州家里人,把尤统高兴得像个孩子。
父亲在这里,依山傍河,盖起了五进院大宅。
这四年间,他利用骁骑尉勋官出身,四处打探消息,在县令那里不时看朝廷来的杂报,处置吴元济的属官里面,没有两个儿子的名字。就想着两个儿子肯定不会有事,一定会慢慢聚拢。
各种来龙去脉说完,尤统提及青州千乘县黄潦村,说安芝姑娘如何痴情,五郎定要娶她。
把老母亲张氏乐得:“这就对了,人家一片真情,千万不要辜负了。这样的女子,嫁过来,必定是尤家的福分。”
“只是原来所娶迟氏,一时找不到。万一又找到了,怎么办?”尤统又将平卢军节度使薛平的训诲说了一遍。
尤贯当即说道:“兵乱一起,何止是家破,好多时候国都要灭。我们当百姓的,只能这样往下生存。那些孔孟之道,且问哪个皇帝遵循,又有哪个将相恪守?即便迟氏回来,因战乱出现两房正妻,又该如何?不怕。”
“既然父亲这样说,咱们看好一个吉日,一步步将事情办完。我曾发誓,一旦有了父母消息,立即回去告知。孩儿稍住几天,马上就通知他们。”尤统将打算说出来。
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孩子有骨头,有能力。人家姑娘的爹是神鞭贩将,现为平卢军的将军,又是薛平的结义兄弟,他家的女儿,错不了。这门亲,选得好。一定要感谢师父西面,感谢师弟张涯,感谢张涯的老丈人林虽然。
咱这边也不差,五郎刚刚降服呲牙寨元江野马,一时间名震朝野。又新与吕刺史结拜,基本门当户对。
啥也不消说,这就启程。老爷子要陪着儿子走一趟,到青州元圣宫拜望师父西面。好多年不见他老人家,想起来幼年的教诲,叫人好不感动。
张氏见老头子也要去青州,沉吟一阵,说道:“相隔三千里之遥,去一趟很不容易。娶亲很多流程,再要于路途中折转往复。万一路上又遇到兵乱,可就说不清命运了。何不一趟办完,直接将新媳妇带回来。”
尤贯觉得有理,安顿道:“夫人所说很有道理。就用这个话去打动他们黄家,我看黄老将军必定能够准许。婚嫁之事,关键在男方安排。”
尤统也觉得这样可行,说道:“师爷又会掐算,就叫他确定个吉日。我们多带些银两,就在青州城租下大宅完婚。继而租了轿子,一路赶回离石县北川乡。师爷跟岳丈关系很好,乱开玩笑。我们这样办,绝无问题。”
他们一通议论,就这样决定下来。
话刚说完,北川乡几个村的里正呼啦啦涌入一院子,慰问尤统壮举。少不得又是摆宴喧闹。
闹了几天,父子二人上路,按尤统所走原路,直奔青州。尤统骑上新得的赤兔马,想要让父亲骑一匹,这马无论怎么央告,就是不行。我擦,算了,尤贯还骑家里备的黄骠马。
但那匹没人骑的赤兔马,死活要跟着走,真奇了怪了。那就叫他驮点行李吧,跟着走吧。就这样两人骑了三匹马,往路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