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点人马始终无以为继,梁武帝此时又跑去寺庙里吃斋念佛了,压根没工夫派遣援军给陈庆之。等到尔朱荣缓过劲儿来,大军南下,瞬间将元颢沿途捡来的十万残军击溃,连带着陈庆之的那7000人马也毁于一旦。
所以说,陈庆之北伐的时机,其实是南梁夺取天下的最好时机。可惜梁武帝不肯下本钱,依旧想着以小博大,那不是闹着玩嘛!
经过了这次北伐,梁武帝似乎依旧没有醒悟过来:北魏你随便乱,我要是大举北伐算我输!这可把北魏那帮乱世枭雄们给高兴坏了。
到了公元532年,由于北魏的南兖州刺史刘世民投降南梁,北魏的建义城主兰宝诛杀徐州刺史,献出下邳城投奔南梁,再加上高欢和尔朱家族内战正酣,使得梁武帝再次萌生了以小博大的北伐念头。
不过这回梁武帝就更加敷衍了,他连自己人都不肯派遣,而是派遣了元庆和带兵北伐。还记得元庆和吗?元庆和过去是给北魏干活的,由于夏侯夔拿下了涡阳,元庆和就投降了南梁。
这回梁武帝册封元庆和为假魏王、北道总督,带兵北伐。你说一个降将,梁武帝能给多少兵马呢?显而易见嘛!
等到元庆和出兵以后,得知北魏朝廷派兵前来镇压,吓得他立马后撤,一路小跑回到了南梁。梁武帝无奈地笑着摇摇头:元庆和你小子,嘴巴溜得很,可胆子却跟老鼠一样小。(胆小如鼠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梁武帝萧衍授予信武将军,以为北道总督、假魏王,北伐。行至项城,北魏朝廷出师讨之,望风退走。萧衍责之曰:“言同百舌,胆若鼷鼠。”遂徙于合浦。《魏书》
你也别说人家元庆和了,就问你梁武帝自己吧,如果你胆子够大,为什么每次北伐都出那么点人马呢?难道就不敢多下点本钱嘛!
再往后,梁武帝还想北伐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六镇起义逐渐消失,尔朱家族也被高欢逐步消灭。北魏内乱已经被平息下去了。
这个时候的北魏,除了关陇地区外,皆由枭雄高欢统治,实力强劲,再也不害怕梁武帝的北伐了。侯景南归以后,虽然梁武帝在他的怂恿下,还想北伐,可看了看北魏的实力,立马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子,放弃了这一想法。
从此以后,梁武帝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契机。从公元524年,梁武帝第一次正经北伐,到公元532年,梁武帝最后一次正经北伐,足足有9年时间,北魏都处于内乱状态。可他就是把握不住这些机会,你能咋整呢?
梁武帝萧衍刚刚登上皇位,恰逢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旧贵族和新门阀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大量贵族甚至公然反对孝文帝元宏的改革,甚至连太子元恂都因为反对元宏而被处死。
梁武帝大喜过望,觉得是时候展现一下南朝人的武力值了!于是派遣自己的弟弟萧宏带兵北上,意图北伐北魏。
萧宏所领导的这支军队,那绝对是南梁军队中精锐里的精锐,不少人都觉得这次北伐稳赢,赔率基本达到了一比一。可关键时刻,萧宏却掉链子了。
萧宏声势浩大地进军北魏,攻克梁城。立刻引起了北魏方面的注意,随即派遣中山王元英和邢峦一同进军梁城。
一听说北魏援军来了,萧宏立刻把大家伙儿召集起来:要不咱们还是见好就收吧?撤军如何?
旁边赞同者倒是有一堆,毕竟多数人都是胆小如鼠的。可是却也有刺儿头,比如说柳恢就表示:咱们刚来,对方就望风而降,这么好的顺风局,不打下去,想啥呢?
其他人也怒斥道:我们是来表演杂技的吗?皇帝给了咱们最精锐的部队,不就是用来和北魏军较量的嘛!哪有还没见到对手,自己就先开溜的呢?
大家七嘴八舌吵了起来,这个时候萧宏哪里还敢废话,只好硬着头皮打算坚持下去。但是接下来萧宏的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