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都指挥使司(2 / 3)

想那玩意更换一次中子源得多少钱吧……

老版本的核弹,直接拿氚做原料,那玩意储存成本也不便宜。所谓罗刹国和米国销毁多少多少核武器,指的就是这种老式核弹。所以也别以为他们就是良心发现了,不玩什么核威慑。

无论是一百万吨当量的大型热核弹头,还是两万吨级的战术级小热核弹头,使用的都是同款铍钋中子源。区别只是外层的热核燃料罢了,用核裂变的高温达到满足核聚变需要的千万度高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手段。

“再调用一组卫星,我要保证导弹就在那玩意脑门上炸了。”

王锋一句话,让作战室变得更加的忙碌——命中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正的数据。仅凭发射车上的车载制导系统,误差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调用更多的卫星,采用更强大的运算中心,就能最大化提高命中的精度。

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在自己的地盘扔热核武器。双屯村又不是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这里距离繁华闹市不到三十公里,离开封府大学城更是只有不足十公里。

这么近的距离,那么有人就会想起一颗名叫‘胖子’的核弹,因为它也是两万吨的黄药当量。这颗在长崎引爆的核弹,可是杀死了十万多人啊——的确没错,不过双屯村和长崎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它不是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双屯村只是一个靠近森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的农村。而且整个村落都受到尸毒感染,已经没有了活人。

其次,投放高度很重要。胖子和小男孩,都是在距离地面五百五十米的高空引爆,目的就是为了加大冲击波、光辐射、放射性沾染的范围。可以理解为把核弹的威力最大化,以求最大的杀伤范围。

可是这次任务的目标,仅仅是一个猜测中的‘魃’或者‘犼’。而且是在赤旗12地空导弹、东方11常规战斗部,双双失效的情况下,作为最后的依仗。它的爆炸高度就不会那么高,甚至说是十分接近于地面。

核弹的有效杀伤半径公式当量(万吨)的立方根1493885,两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杀伤半径还不足两公里,这可是最佳引爆高度的数据!若是十分贴近地面的高度引爆,光辐射、冲击波范围更会成倍数减少,最后不足半公里。

而最让人谈核色变的‘辐射’污染,因为新式的热核武器内爆结构利用率提高,反而大幅度的减少了辐射污染。甚至能办到一周内恢复到无害水平,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多影响——聚变燃料本身并无辐射,只不过作为引爆条件的裂变材料有一丢丢。不过以新明国的核技术,已经可以把原子弹做得比篮球还要小。

至于说电磁脉冲带来的伤害,降低高度确实能减少一些波及范围,不过方圆两三公里之内的电气化设备也基本上保不住了。这个说起来大伙就比较陌生,如果有看过《黎明升起》这部电影,对里面的e飞弹应该印象很深刻。(e就是电磁脉冲)

虽然从严谨的科学角度去看,那么小的玩意除非是核弹,否则很难产生足够范围的电磁脉冲——不过电影嘛,为了艺术效果有些夸张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剧情还是非常精彩。

第一部里面更是把反物质实战化了,那玩意现在就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制造出一丢丢。这个一丢丢的意思是制作微不可查的反质子,耗费的能量换成钱的话,足够吓傻一个千万级的富豪,而且只能维持零点几秒钟就‘湮灭’了。

好像又给跑题了,刚刚已经说完了核武器的几种杀伤方式光辐射(理解成极限高温吧)、冲击波(这个大家都懂)、辐射污染(应该也懂)、电磁脉冲(理解成大范围的短路吧)。

结果就是告诉大伙只要把爆点高度放的很低,最好是贴着地面炸,杀伤半径其实是很小的,不到一公里。

托了各种抗战神剧的福,低端武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