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永远都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1955年,上官家的丝坊生产,难以满足白城纺织布匹的需求,几乎陷入无法动弹的境地。此时,百姓生活还很艰难,像金缂丝画作这样的艺术珍品,变得毫无意义,无人问津。
上官家的家主,上官沛,跪在祖宗祠堂,闭眼深思。
上官家二百年基业,不能断在自己手上啊。但是眼下金缂丝无处销售,丝坊生产滞后,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家仆扣门说道
“老爷,有您的加急电报”
上官沛闻讯而出,见报而喜。
“太好了!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个人”
发来电报之人,正是上官沛留洋时期的同学,朱梓闻。
上官沛在留洋期间,与此人关系甚好。后因,战火在即,上官沛肄业归家。而朱梓闻选择继续留下学习。没想到几年后,朱梓闻主动来寻上官沛。电报中并未多说细则,只是告知“即将到府一叙”。
上官沛令人收拾好厢房,只等这位同窗好友归来。
不日,朱梓闻登门拜访。两人相拥而喜,寒暄片刻有余。
“上官兄,您可知道‘人造毛‘?”
“这这是何物?”
朱梓闻,从腰间取出一片青色布料,递予上官沛。
上官沛仔细查看这块布料。此料色彩鲜艳,质地柔软、顺滑、凉爽。轻轻吹拂一口热气,居然还能隔热。上官沛久久不肯说话,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是哪家丝坊的好东西?”
“哈哈,这可不是蚕丝布料,也不是棉、麻等传统布料”
上官沛听闻立刻抬起头来,微微锁眉,看着朱梓闻。
“这叫人造毛,洋人也称其为’人造纤维‘。”
“人造?怎么个造法?”
朱梓闻索性站了起来,向着厅外张望一番,故意停下不语。
“朱兄,您快细细说来。”
“别急别急,上官兄。这就是我此次前来的目的。”
“这人造毛就是利用牛奶、花生、大豆、玉米等常见农作物合成了蛋白质纤维。”
“这种纤维上色均匀,柔软舒适,最重要的是产量高,完全能够满足当下需求。”
“对”上官沛不敢打断,刚说了一句就停下。
“眼下,丝坊生产早已落后,日产量连白城需求都不够满足,更何况全国之用量。”
“唯有这人造纤维,大工业生产,方可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对!太对了朱兄之话如醍醐灌顶,上官沛受教了。”
上官沛站起身来,向朱梓闻深鞠一躬。
得朱梓闻帮扶,上官沛将丝坊一半改建,用于生产人造纤维。
上官沛的选择是正确的,此后几十年,白城发展迅猛,对于人造纤维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上官家的丝坊,再次成为了白城的焦点。
(未完待续)(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