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工地精细化管理研讨会(3 / 4)

大国工程 和光万物 10321 字 2020-02-25

山雾绕的理论知识。

其实这些东西,国家也在弄,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规。

但是,那些法规,都属于理论性的东西。

主观性太强。

完全看地方主管单位如何理解。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地方一个标准,甚至主管单位都没有标准,而是一个人一个标准。

余庆阳曾经遇到过,一个不大的工程,一千多万的工程。

光施工资料就来回做了三四遍。

最后,还是使用第一遍做的。

为什么?

因为主管的质监站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换了。

换一个领导一个标准,最后换回最开始的负责人,于是又改回第一套的标准。

如果,华禹单单是施工企业,弄这个纯属多余。

根本用不上。

但是,华禹并不是单纯的施工企业。

他是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公司,还有自己的地产开发公司。

在这方面,自主权限相对比较大。

甚至可以和质监站去协商,让质监站采纳自己的标准。

华禹投资目前已经有了让质检站,主管单位接受自己这套标准的底气。

这才是余庆阳要求做这套标准的基础。

搞出一套自己的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出来。

既可以完善管理,节省成本,保证安全质量。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余庆阳上一世遇到的一个人一个标准的情况。

还能更好的展示自己公司的企业形象。

未来,华禹投资的主要业务就是项目。

你接了一个地市的项目,结果工地管理乱七八糟。

要质量没有质量,要安全没有安全,要形象没有形象。

人家和你合作一回,就不想再合作第二回了。

余庆阳说完之后,停顿了一会,让台下的专家消化一下自己的意思。

“诸位专家,前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

咱们今天不忙着制定什么标准,今天就是先做一个沟通交流!

等大家都明白了,明天咱们再正式开始,一项项的去研究制定管理标准。”余庆阳站在台上,看着下面的专家们在哪交头接耳的讨论,等了大约半个小时,才开口问道。

会议室里虽然没有翻译器,但是每一位外国专家都配备了专业翻译,坐着同声翻译。

一个高大的外国人站起表示要讲话,余庆阳认识这位外国佬,叫亚特伍德·马库斯,是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德国阿诺德工程咨询公司的首席工程师。

曾经在中国工作过。

东山省修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他参与管理的。

“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非常多神奇而又伟大的建筑!

我曾经专门研究过中国的建筑。

真的是非常的神奇!

中国在工程领域方面,值得全世界学习。”

谁说洋鬼子耿直,这位亚特伍德·马库斯,可是一点都不要耿直,先是把中国的建筑给狠狠的夸奖了一番。

“但是,余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们国家在工程技术上,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工地管理上,恕我直言。

太混乱了。

我去一些贵国的工地,简直糟糕透了!

我很高兴余先生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且愿意做出改变。

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着严格的标准。

我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国在工程管理上的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