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拉直了最美,可惜,这里没机会。”
“我拉直,但是你别气馁,这……”
“如果三胖子是个坏人,还有可能交易或者欺骗,但是他不是啊,他就是还以为在开玩笑呢,我想,他父母死之前,没有告诉他,死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才能保护他,所以他对我们的死,不会有任何哀伤的。”
永恒,存在。
就像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你已经习惯了在每个醒来的早晨,举起你的表,或是拿起闹钟,又或是别的什么——只为了确认时间的早晚。仓促的一阵洗漱后,你或者开始享用你的早餐,又或者直接走出家门,抬起头确认天气的好坏。一路上,你会有意,或者无意地观察到,今天的人流似乎比以往密集,又或者更稀薄一些。诸如此类的无数观察、比较、判断充满了你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
而你,不管发现与否,在意与否,这些行为早已化为本能注入到你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在你的基因的最深处。它早于你意识到它,早于你被从母体分离拥入襁褓,早于这个物种第一次用木石钻取出炽热的火花,早于第一尾海洋生物搁浅于海滩而暴露在灼然阳光之下,更早于太阳星云凝聚起某一团包含丰富多彩物质的巨大岩块。
你能够意识到今天与以往某一天有所不同,依赖于你对于事物差别的认知。而差别正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概念,衍至今日,任不存有两个在所有方面都完全相同的事物。那份最根源的差别,早在150亿年前,早在那象征着一切事物的点,将万物的根源喷涌而出的时刻就存在于世了。
仅仅是最简单的“有”与“无”,在那份原始的推动力之下,即有限,又无限地膨胀、分化,在“短暂”而又触不可及的150亿年之后,化作了你脚下的大地,和你头顶的这片星空。然而,一场“生存竞争”,于这段历史的最开端,就已经悄然揭开了序幕。为了适应“有”与“无”之差,“永恒”分裂成了“时间”与“空间”。大爆炸的冲击波,将二者撑开,因为“惯性”想要回归“永恒”的二者又吸附在一起。消散不掉的冲击形成了时空的波浪,肆意地激荡,又逐渐平缓下来,铺展出了整个宇宙。浪潮强劲之处,由时空聚合出现了“物质”,平静之处则是能够容纳一切的真空。
然而在回荡的原始冲击作用下,浪潮起伏交错,物质聚散不定。刚开始的时候,每一个波峰之上的物质都几乎完全不相同,而一次起伏之后,原本的物质存在形式也几乎完全改变,只有极少数物质形式能够适应这种起伏,存留到下一次起伏。随着起伏的进行,能够保持存在形式的近似物质积累得越来越多,而这一点甚至反过来影响了起伏的规律,“筛选”之后又是新的“筛选”。而到了现在,它们之中大多数的易观测波峰团,被人们称之为“星”。
这些波峰团上的各种物质存在形式经过筛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结构体,某颗行星之上还诞生名为“生物”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当然,不管是怎样的物质存在形式,都遗传了它们最古老的父亲——“差异”,所以都认为自己是特别的,以自己为参照,界定出了所有能够认识到的差别。但它们同样遗传了它们最古老的母亲——奇点,或者换个好听点的名字,叫“永恒”。它们试图消除“差异”,寻求万物最美丽、最和谐的存在方式,尽管在150亿年以前,这种存在方式就已经消失了。而现在,“差异”和“永恒”已经完全糅混在了一起,难分清楚彼此,仅仅为世界留下了无数难以回答的矛盾。或许在久远的未来,它们又将重新分隔而开,而对于“永恒”的状态来说,“宇宙”这场故事或许与一瞬无异,但那已经是难以预知的,难以想象的久远之后的事情了。
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面斗争着生存,一面思念着永恒。
永恒是相对而言的,就像是运用运动的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