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没有一丝青春气息的孩子。
按照档案里的记录,孩子住在城郊那众所周知得过奖的小区,家庭环境应该不错,为什么一身的制服像是几天没有替换过,上衣有大半没塞好,整人无精打采。
一点不像个十五六岁的青少年。
打从班主任把露易莎介绍给启民的那一刻起,启铭全程没有正眼往过露易莎一眼。
班主任一离开,露易莎还没说什么,孩子斜眼瞄了一下门口,确定班主任已经离开之后,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已经为他预备好的椅子上。
也算不上是坐,屁股都快到椅子的边上,背部并没有靠着椅背,仅靠肩膀顶着椅背,整个人斜躺着。功夫不够,还真无法长时间这样“坐”着。
一个下午,40分钟的会面,问三句,答一句,而且大部分都答非所问。
跟这孩子说话就像对着雕塑说话,不是,是一头牛,犟牛。露易莎像个傻子,自言自语。有些时候还要自问自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熬不了十分钟,不是放弃,就是开口说教,教训,甚至冲着孩子发脾气。
一个孩子,对着老师,长辈,这番的目中无人,目无尊长,爱理不理,谁受得了。
露易莎训练有素,身经百战,这场面见怪不怪了。心里不断盘算着,该如何赢得这孩子的信任,建立关系。
切入点在哪里?
如何可以引起共鸣?
师傅曾经多次提醒,不得焦急,要文火慢炖,要等待。
叮咚。叮咚。叮咚。
学校的铃声响起,启铭招呼也不打,毫不客气地,起身向着门口走去。从进来的那一刻起,他就是等着铃声响起。
班主任说了,辅导时间是一节课。这,已经是一节课了。
铃声响起,时间到,下课了。启铭按照约定,一节课完,起身就走了。
“启铭,明天同样时间,同样地点,我们再见,明天见!”急忙在启铭踏出门口前,撂下了这一句。
那一天起,接下来只要启铭有来上课,他们都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见面。
前面数次面谈,情况大致跟第一次一样。
俗称斗法,斗长命。
露易莎丝毫没有放弃,天天定时,定点,出现在学校辅导室,在哪里跟这小子熬一节课,50分钟。
一星期五天,就这样看似毫无进展,浪费时间的状态下,过去了。貌似毫无进展,却有如煮青蛙,锅里的水在非常缓慢的加热,没有冒气泡,没有水蒸气,直到水温到达临界点,当青蛙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水深火热中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离了。
听起来,毛发悚然吧。却又是最贴切不过的形容。
到了第7次见面,地点竟然是在警察局。
同一个地方,露易莎见着了陈太太和陈先生。罗律师随同。有点意外,寒暄一番,罗律师向警局借用会议室,希望几个成年人可以藉此互通信息,把情况厘清楚。
玩过拼图吧,他们各人手中都握有几片拼图,趁着这个时候,大家把自己手中的拼图拿出来,看看是否可以合拼出一幅比较完整的画面。
这次会议中,初步的画面拼凑起来了。
“师傅,我听您的教导,耐心等待,7次,7次呀,多难熬啊,直到警察局一役,他才开始松口说多了话。”露易莎一面说,一面举双手比划7。
相当详尽的汇报。
“那7次不是白等待,绝非是浪费时间。孩子看见你没有放弃,愿意花时间等待,陪伴。不责骂,不训话,接纳他的无礼,都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那是,若不是真的关心,接纳,真无法干坐着,等除了等,还是等。”露易莎刀子嘴豆腐心,动作是大一点,心细着呢。
“怎么会觉得启铭是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