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千里之遥的酉阳城里,张家和李家的亲事,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因为两家就在对门住着,知根知底,三书六礼一些流程便一带而过,很快就提到了正题上。
这些年里,李家的家境也慢慢地富庶起来。几年前,杨氏也在私下为女儿准备了不少嫁妆。
虽没有当初张家嫁女时那般奢华,但在普通的人家里,也算是丰厚至极。
杨氏光是金首饰就给女儿打了三样。金簪子、金镯子、还有一枚金戒指。
银首饰也总打了七八样,至于布匹药材这些,杨氏则没有什么准备。
在她看来这些东西张家一样也不缺,带过去,也是堆在库房里没得浪费了,也不像金银那般实惠,不喜欢了样式了,融了还可以打新的。
另外,杨氏将女儿四季的衣裳,各准备了两套。没有多做,倒不是心疼钱,而是杨氏心疼女儿要绣花。
福宝的绣技还可以,就是这些年没怎么动针线,手有些生疏了,动作有些慢。
因此,就连这八套衣裳的针线活也是杨氏并着福宝的两个嫂嫂搭了一把手帮忙做的。
福宝被母亲杨氏这般宠溺着,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谁家新嫁娘的绣活不是自己做。到了自己这里,却有了这么多的帮手。
杨氏听了女儿的话,却不以为然道“你有这闲工夫,给你婆母和公公一人做一双鞋,表表孝心就成了。这叫功夫要用在刀刃上。”
福宝性子喜动不喜静,其实也不耐烦做这些针线活。听了母亲的这番说法,觉得也有几分道理。
便找来明烽要了张书吏和柳氏的鞋码子,专专心心的为他们做鞋。
这消息传到张家以后,经过明烽的一番添油加醋的渲染。可把张家老两口给感动的坏了。
张书吏一个劲儿道“我不缺鞋子,用不着,用不着!”
柳氏也笑眯眯的“福宝丫头现在要做的绣活可多了,鞋子放着以后再做吧,反正也是个形式,这份心意咱们是领了。”
这次马屁,福宝是拍的正着。
当明烽做了中间人,两相传话后,福宝也有些感叹了。
自己一向以为自己还算聪慧,可在这些家常里短婆媳关系当中。母亲杨氏倒给自己上了真真切切的一堂课以后。
看来给人家当媳妇,自然不比在家当姑娘,还是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