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听到这些职务任免,大家知道是要打仗了,而且是随王渊出去打仗。他们在豹房好吃好喝数年,维持着三日一操的习惯,统兵之人又是王二郎,顿时不拘军官士卒都兴奋起来。
当兵的怕死,是因为平时拿不到军饷,疏于操练心里没底,外出打仗又怕战败。只要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当兵的自然踊跃参战,他们也想立功升迁啊!
“誓死追随王侍郎!”将士们齐声大呼。
既然王渊已经接手军队,那就不能再逗留豹房,当天便拉到城外军营驻扎。
无法立刻出征,因为还要征召民夫。王渊只给了半个月时间,把顺天府尹忙得晕头转向,京城周边百姓因此遭罪不少。
在官府征召民夫的时候,王渊又弄来一些京军炮手,跟着葡萄牙铸炮师学习使用佛朗机炮。
操炮手、装弹手、运炮和运弹士卒,整整二百二十人(不含葡萄牙铸炮师和翻译),被王渊临时统编为火炮营。
接下来一段时间,王渊白天在军营,晚上回家陪妻妾,日子倒也过得潇洒。
半个月过去,民夫还没招齐。
在王渊的不断催促下,整整花了二十六天,终于有上万民夫来到军营。户部那边的粮草也准备好了,还给了不少骡马车架,石玠对王渊的出征非常配合。
或者说,整个文官集团,都希望王渊早点出征。
皇帝表现得太不着调了,江彬更有杀良冒功的劣迹。四大边将当中,只有许泰本事最强,可这位老兄又喜欢贪功冒进。如此君臣组合,怎么看也不像能打胜仗的样子。
文官们希望王二郎能兜底,这位状元从未有过败绩。就算战败了,他在军中镇场子,也不至于再来个“土木堡之变”。
王渊又花了好几天时间整顿民夫,教会他们基本的军令,这才在七月六日挥师北向。
许多官员自发前来送行,君臣之争、文武之争是一回事,但凡脑子正常的官员,都不希望皇帝再被蒙古人抓走。
当年的土木堡,可是被瓦剌兵临北京城下。就算有于谦力挽狂澜,大明国力也被严重损耗,数百万流民肆虐数十年之久,直至朱厚照的爷爷才彻底摆平。
只看那时的流民规模,就已经有亡国之相,大明可没本钱再闹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