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常永和大夫,擅长大方脉……这位是吕大夫,也擅长大方脉……这位是常保生大夫,擅长小方脉……这位是方大夫,擅长正骨……”
赶在开诊之前,常子瀚带着姜羽一个个坐诊大夫打招呼过去。
姜羽惊讶地发现,这百草堂竟然和自己想象中的相去甚远。
原本在她看来,古代的医馆内基本上就那么一两个坐诊大夫,多一点也不过三个。
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医还没有明确分科,所以医馆里的坐诊大夫都不会特意去分擅长什么方向,都是什么都看,至于看得好不好那真的是随缘了。
而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如今的大夫大多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
所以大多数都是到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能有所成,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年纪越大的大夫越靠谱的情况。
但是这百草堂却不同。
整个百草堂内,光是今天就有九位坐诊大夫。
而据说因为有轮休,所以实际上共有十五位坐诊大夫。
最重要的是,百草堂是姜羽见到的第一个有对大夫的擅长方向进行区分的医馆。
在中医还没有具体分科的如今,这说明在百草堂的大夫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都是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擅长方向。
如此一来,每个大夫要在某个方向做到能独立看诊的地步,就比全科的大夫要花的时间短。
打个比方,差不多条件的两个人,一个学全科,一个在学习完基础医理之后专攻一个方向。
那么在几年后,学习全科的人大概就是那种好像什么都会,却什么都不精,甚至连独立看诊的能力都不具备。
但是专攻一个方向的人却已经把那个领域学习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在那个方向上,不但能够独立看诊,因为专攻,甚至会更加精细。
而在某一方向上有所成的大夫,只要愿意,还可以在其他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之前建立起的良好医学基础,又能让后续的学习事半功倍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九位坐诊大夫中,看起来年纪并不算特别大。姜羽一边熟悉环境一边在脑海中闪过无数思绪……
……
眼看着看诊的时间就要到了,常子瀚问道“小羽师妹,你想要先抄哪个大夫的脉案?”
姜羽也在考虑这件事。
因为先入为主,来之前没想到百草堂是这样的情况,还以为就几个两三个坐诊大夫,毕竟昨天路过的时候见外面排队的人那么多。
结果没想到,人家排队多可不是因为人手不足,而是因为名声在外……
要是两三个坐诊大夫,姜羽还准备勤奋一把。
当下能记多少记多少,实在来不及记的就中午休息的时候,借过来偷偷拍个照,晚上回去补上。
但是现在这么多坐诊大夫,想要把每个坐诊大夫上午的脉案都抄完,那完全是天方夜谭了……
姜羽想到刚才在外面看到的病患,大部分应该都属于大方脉,也就是所谓的成人内科。
大方脉在古中医中也属于是大分科,一般人想要学医也都是从大方脉开始。
所以对于姜羽的选择,常子瀚并不惊讶。
九个坐诊大夫中,有三位是擅长大方脉的,姜羽并没有纠结选。
毕竟就三个人,小孩子才做选择,她什么都要!
咳咳,其实她是准备利用异能确定自己想要抄写的病例,然后机动性地在三个诊室中穿梭……
至于在学医的时候是不是要专攻哪个方向,姜羽还没有想清楚。
虽然分科之后各个击破,显然更有效率。
更能让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学成,然后成为一名坐诊大夫,帮助医馆、病患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能在一定几率上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