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很简单,像个开口大张的陶鼎,应该就是古代所谓的釜,就是釜底抽薪那个釜,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砸掉的也就是这种陶制的,不值钱的东西。
陶制的生活用品,古代一个小作坊里,随随便便就能制作出很多,木头做的舟楫,凿沉了,打完仗捞起来,晒半个月,补补又能用,所以其实霸王当年,玩的就是一招成本不算太高的心理战术,当年在巨鹿,霸王引兵渡河,破釜,沉舟,烧庐舍,士卒仅持三日粮,以示此战若败,军士必死,自上而下无一还心,最终以少胜多,打败了王离所率的秦军,救了赵。
而世人记住的,却是他的无畏和果决,没有人记得,那些锅被砸了,腰间只带了点少得可怜的粮食,冲到秦军阵中拼死搏杀的兵丁甲和兵丁乙。
人到了极致,就连抠鼻屎,在别人眼里,都能得出不一样的解读。
而无名之辈,就算壮烈牺牲,在别人心里,也勾不起什么波澜。
就如这个院子的主人,鬼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
但他们不但为了尊严和家族使命,奉献了一切,和敌人拼死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就连他们留在家里的这些普普通通的食物和锅碗瓢盆,却救了我的命,让我不至于饿死。
站在顶峰,极目远眺,徜徉在用信仰决定自己人生,用胆魄做回真正自己的那些少数人,和那些行走在山脚下,为自己明天的衣食住行,为家人子女将来能够比今天更好一点点的生活而奔忙那些多数人,在他们之间,理想不一样,视野不一样,心境不一样,但对于这个世界,到底谁的贡献和价值,更大些?
整个灶台旁边没有一件铁质的器皿,这也佐证了,这里的村民,确实是在汉代,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经在这世外桃源里生活了。
我将火折子伸到灶膛里点着了干草,很快那些木柴就也着了起来,我又用嘴猛地一吹,将火折子吹熄了,盖好盖子,灶台旁边的水缸里,水面上飘着一个瓢,这瓢年岁不久,应该是这地底世界的某处林间,还结着葫芦,我拿瓢舀了几瓢水到釜里,又将那装着半罐子水的水罐放到釜里立着,打开篾篮里的布袋,抓了四把米丢进水罐中,又从篾箩中那里几个鸡蛋,放在水罐旁边的水中,从墙上取下一个同样用篾片编制的大号锅盖子,罩在了灶台上。
我这一堆厨房活计,都是用一只并不习惯的左手做的,所以做得很费劲,也很慢,等到做完了,我直接斜靠在门框上坐了下来,累成了一滩泥。
半小时不到之前才醒,这会儿也不困,只是累,身体的疼痛,似乎也消失得差不多了。
这个灶台砌得很好,因为才不到三分钟,灶台上那个釜中就有了动静,渐渐地开始噗噜噗噜地响了起来,说明这灶台的内部结构应该是非常合理的,热量损失很少。
我坐了几分钟,望着这小院子,这时鸡都回到窝里,现在应该是夜里已过十二点了,四下里黑黢黢的,远远传来林子里嘘嘘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像是风从林间穿过时,树叶和草丛的响动。
我已极为疲饿,本也没在意,可我突然想到,不对!这地底世界根本没有风,怎么会有林子间的风声?
我忙站了起来,向院外的树林看去,树木倒是比较稀疏,但毕竟天色很暗,也看不出太多端倪,我忙拿着那个火折子,走到院子当中,取下木柱上的灯笼,放在地上,吹着了火折子,伸到灯笼内,点着了灯笼。
就这么几十秒的功夫,我一回头,却见一个矮小的黑影,正站在灶台边上,垫着脚,一手揭开锅盖,一手正伸到陶釜里,应该是去拿,那差不多该熟了的,鸡蛋。
。